苦石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吃肉不如吃豆谷雨后必吃的四种豆,湿气绕道
TUhjnbcbe - 2021/7/23 19:51:00

医院(原医院)始建于年,是一座以中医为特色、针灸推拿为重点的集传统与现代医院。医院环境优美、舒适、整洁,设有门诊和住院部,是省、市、区社保局批准的社保定点医疗机构。

中医认为,四季养生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雨水之后万物萌动复苏,对应的是人体肝脏主管的生发功能。肝脏在中医五行中属木,脾脏属土,春季肝气旺盛,肝木生发太过易克脾土。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春夏之交。降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体易为湿邪所感,然而我们的脾脏最怕的就是湿气。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脾被湿遏,主运化的功能出了问题,就容易引起身体困倦,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等症状。

谷雨养生除了养肝,还有适合谷雨节气吃的豆子,这四种豆健脾祛湿,男女老少都能吃,不妨试一试!

一、健脾祛湿界的常胜将*

——白扁豆

白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食物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氰甙、酪氨酸酶、淀粉酶等,其中扁豆衣的维生素B含量特别丰富,此外,还有磷脂、蔗糖、葡萄糖、血球凝集素等成分。

白扁豆山药饭

食材:

白扁豆g,山药g,粳米g

做法:

1,白扁豆洗净后在水中浸泡一晚

2,山药洗净切片备用

3,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

4,然后加入山药和浸泡好的白扁豆

5,加入清水,煮成饭即可

白扁豆健脾祛湿,山药补脾生津益肺,粳米健脾胃。

二、为除湿热而生的餐桌美食

——豌豆

豌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乳石*之功效。豌豆最好的吃法就是煮食,一定要吃新鲜的豌豆刚上市的豌豆很嫩,水份很足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利湿的同时不至于水份流失太多,但像那些油炸的豌豆零食就不建议多吃了。

豌豆炒蘑菇

水焯口蘑及豌豆。

少许油,蒜头切片及葱白爆香,口蘑下锅翻炒,加豌豆,翻炒片刻后加盐及鸡精,加少许水。盖锅烧熟即可。

豌豆搭配蘑菇一起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和防止便秘。

三、女人应该常备的除湿利器

——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和,无*,有利水消肿、活血排脓解*清热,祛湿退*的功效。不止一本医书中,提到过赤小豆利水的本领,其除湿本领可见一斑。

《神农本草经》言其“消热*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赤小豆是所有祛湿豆子里,为数不多的红色的豆子。利水消肿退*,清热解*消痈。

像那些湿热引起的白带增多瘙痒,也可以用赤小豆,那可以怎么吃呢?像现在马上就要到来的湿气重,气温高的天气。我们就可以煮点:

赤小豆陈皮汤

食材:

赤小豆g,陈皮15g,莲子5-10粒

冰糖适量

做法:

1,赤小豆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晚

2,拿出后,放入锅内加入足量清水

3,等水开的同时,将陈皮清洗干净

4,水开后加入陈皮、莲子

5,等到赤小豆煮到绵软,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赤小豆利水清热,莲子心清热降火安神,陈皮理气健脾。

四、健脾利湿,通气和胃

——蚕豆

味甘,微温,性平,入脾经、胃经、心经,有健脾、利水、解*、消肿的作用。但注意在选择蚕豆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新鲜刚上市的蚕豆最好的做法就是清炒,这样不仅保证了食材本身的滋味还能减少营养损失,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

清炒虾仁蚕豆

食材:

虾仁g,蚕豆g,调味品适量

做法:

1,虾仁洗净后加入食盐、料酒、生粉、抓匀腌制3-5分钟

2,蚕豆剥好洗净,焯水后备用

3,锅内放入少许油

4,倒入蚕豆翻炒片刻

5,加入虾仁,和适量调味品

6,食材全部炒熟即可

蚕豆健脾利水消肿,虾仁益气开胃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肉不如吃豆谷雨后必吃的四种豆,湿气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