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水月堂灵秀河北村
河北村隶属于山西省五台县耿镇镇,村子西南距五台县城四十公里,距五台山机场六十五公里。东北距五台山五十公里,距白求恩纪念馆五公里。村子坐北朝南,东西走向。村后是四季常青的柏树坡,村前是清澈见底的清水河。
河北村,海拔在米至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6度左右,最高37.8度,年降雨量至毫米,无霜期至天,年日照时数小时。
河北村位于清水河中上游的最宽处,该河发源于五台山的紫霞谷及东台沟,全长公里,河宽50至米,平时水宽5米、水深0.5米,流速1.2米/秒,年径流量25立方米。汛期在七至九月间,每年有较大的洪水期三至七次,每次持续五至七天,水宽米,水深2.5米,流速2.5米/秒,百年一遇最大洪峰立方米/秒。河床较陡,均系砂砾石,两岸靠山。结冰期为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冰厚0.7米。
全村现有人口人,耕地、林地、山坡、房舍、河道等共占地20平方公里。一直以传统农耕为主、食品加工为辅,靠青壮年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有小作坊加工及家常菜饭店等特色经济产业,现有豆腐丸子加工销售14户,食醋酿造1户,汽车修理4户,饭店8户,农家旅馆2户,馒头加工2户,油条饼子加工5户,水产销售1户,规模以上养牛15户,养猪2户,养羊5户,养鸡1户,小作坊和养殖业占总户数的7%,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30%。
1、地理优势。东寺西庙、北坡南垴是该村的建筑特色。村东千仞峭壁上建有北魏时期的千年古刹“嵌岩寺”,“嵌岩牡丹、阎殿苍龙”神话家喻户晓。村西有清光绪年间的古建“药王廟”,该庙紧贴在柏树坡的悬崖峭壁上,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树丛密林中,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将“药王化斋”的故事传述到了千家万户。村北有六百余亩的千年崖柏森林,古香味十足,是天然氧吧。村南是四百余亩的仁用杏林,每年清明节前后杏花争相怒放,南风吹来一股芳香沁人心脾,更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北村北依麻岩山,背靠四季常青的拍树坡,大有凤凰陧磐之势,东与耿镇隔河相望,饱吸五台山之毓灵,南傍清水河,呤听着佛流的美妙波涛,有窩象山南垴之翠绿衬托,更有猛虎欲跃之象,西邻候城围村,广纳泗阳太行之灵秀,是发展旅游的最佳选择。村子是通往清凉圣境旅游的必经之地,风景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民俗别具一格,是充满希望的热土,是投资兴业的宝地,也是养生旅游的目的地,更是摄影爱好者理想的拍摄地,有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
2、交通便利。村前有忻台旅游路与忻阜高速通过,距忻阜高速耿镇出口1.5公里,将山村与外界紧密相连。东北到五台山约五十公里,西到县城四十公里,并且东出北京,西南达太原十分便利。目前雄忻高铁己开工,這里将是山西出入京津冀的快捷大通道。近年来紧傍忻台公路饭店宾馆林立,汽修加油站不缺,是到五台山旅游中途休息的优良服务区。
3、景观众多。河北村历史遗存众多,寺庙悠久林立,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民俗别具一格。
《水月堂景观群》——沿该村柏树坡上山约五里有一滴水奇洞,洞深五米,洞口有一水池常年不干不溢,水质甘甜,久饮可祛病延年。叮咚叮咚的滴水声悦耳动听。在抗战时期为躲避日本人,此洞中藏百余人。北边麻岩山是石灰岩山,在近千米高的悬崖上见此水洞,实属地质奇观,是该村最大的可开发资源,有蹲神台、众仙观日出、青狮候旨、圣水洞、映月洞、弘法堂、隐居洞、菩萨洞、子孙柏、滴水岩、双物石、三清洞、朱砂点壁等众多景点:
(1)蹲神台,此处在半山腰中,地势较为平坦,视野开阔,蹲在此处向四周举目眺望,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相传,文殊菩萨讲经之余,常邀请各菩萨在此论法、演教、下棋、喝茶等,民间称之为“蹲神台”。
(2)众仙观日月,在西崖壁上,洞深六十余米,东西走向,两端开口,当地人称之为“穿山洞”。洞壁有奇景异状,洞顶是稀世化石。相传,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用前爪施法开凿,古八仙曾在此修行。从东洞口向外看,可看到东山的日光菩萨。从西洞口向外看,可看到西山的月光菩萨,故名“众仙观日月”。
(3)青狮候旨。在马鞍山上,有一天然奇景,狮子半蹲像,头南尾北,远眺近望,形象逼真。相传,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卧于此处,日夜守护着道场,随时听候菩萨的召唤。
(4)圣水洞,当地人称为“上水洞”,是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此洞宽六米,高二点五米,深三十米,洞内常年流水不断,永不枯竭。清湾湾的一泓山泉就从这洞里兀自涌出。不多不少,不流不漫。清可见底,常有岩蛙出没,个头不大,也不活跃,多的时侯,则漂满了水池,土褐色,多沉静在水面,一动不动,乍从远处看,加上池子的轮廓疑是一个超级老龟。这蛙稍有动静则须臾消失,无影无踪。水依然清彻,水底依然光滑无栖处。洞内石乳悬挂,状态各异。洞口有一尊天然石佛,此处草药味扑鼻。相传,消灾延寿药师佛在此修行,为大众消灾祛病。
(5)映月洞,在圣水洞右下部,当地人称为“下水洞”。此洞呈青蛙开口状,常年泉水叮咚,永不枯竭。水清而浅,像一面镜子,夜间,明月倒映在泉水中,如入仙境。常有青蛙出入,相传,古人常来此处捞起小青蛙连水饮用,消灾祛病。
(6)弘法堂,当地人称为“书房崖堂”,此处是文殊菩萨弘法的佛堂,相传,文殊菩萨去往五台山途中,路经此地,被风光奇异、人杰地灵的宝地所吸引,便在此地设立弘法堂,常邀各路菩萨在此讲经说法,弘扬佛教。
(7)隐居洞,处于映月洞上方,坐北面南,像一条走廊。此洞隐藏极深,很难发现,洞内宽阔,洞口极小,仅能容一人通行,易守难攻。相传,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此处设立过指挥部,曾经是游击队的联络点。
(9)菩萨洞,是景区的重点之一,山洞呈“A”字型,宽1.4米,深2.5米,石案高1.2米,石案上有一尊菩萨石像,系纯石雕刻,是大明正德元年所建。
(10)子孙柏,在圣水洞半崖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柏树林,中间一颗大树枝叶茂密、高大挺拔,四周的小树得天雨之滋润、大地之厚重,茁壮成长。此处空气清晰,是天然氧吧。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欢快的鸟儿唱着动听的歌,在天空划起美丽的弧线。山间树木林立,重峦叠翠。微风吹过,松涛阵阵,奇珍异宝,应有尽有。相传,信男善女常来此地求子,树下的长形石子为男儿,圆形石子为女身,选男择女非常灵应。当地人称为“智慧子孙柏”。
(11)滴水岩,此处抬头悬崖万丈峭壁,低头沟壑深不可测,银珠般的水帘挂于壁上,泉水叮咚作响,喝一口清凉的山泉水,顿时神清气爽,如饮甘露。
(12)双物石,此石灵异古怪,从侧面看,似一山鸡曲颈而立,惟妙惟肖。从正面看,似一貔貅悠然而坐,栩栩如生。
(13)三清洞,此洞奇特之处是一洞含三洞,从一个洞口进入,里面又有独立的三个洞,相传,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等三清道祖在此洞内修道,吸纳此处灵气,其体常存不灭。
(14)朱砂点壁。此壁在马鞍山下,最为奇特,悬崖峭壁上朱砂笔书写的红色字体墨色有度,笔体圆润,运笔利落,张里满盈。布局精巧,线条活络,气韵生动,自成风格,具有鲜明的艺术风骨。
《嵌岩古寺》——“嵌岩寺”在河北村东,建于北魏,距今有多年的历史,古刹占地面积余平方米寺庙,呈南北走向,除了钟鼓楼保持完整晚清建筑风格外,其余殿堂均只留残坦断壁,寺内现存碑石7通,详细记载了寺庙的迁延变化历史。孝文帝建造,唐代翻修,明嘉蜻年间复修,清乾隆年间又修,民国初年再修,整体扩建。寺前左右两侧的钟鼓楼,石砌基座约5米,楼身为纯砖砌成,楼身以上为木机构,屋顶斗拱挑角,饰以兽头显得庄严殊丽。经文物专家考察鉴定,嵌岩寺的钟鼓楼造型独特,设计精美,是五台山清建钟鼓楼中的珍品。在年,居士岀资,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三年对嵌岩寺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年又在世界佛教协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启动了二期工程,于年完工。修复后的嵌岩寺除钟鼓二楼保持了晚清风格外,其余大殿尽量保持了仿古复古特色。
该寺坐落在奇特的山峰角下,那幽香的花草,那苍翠的千年古柏合这鸟雀的呢喃,伴着香烟缭绕的轻纱,把人引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空灵境界。依山傍水,环境深幽,山清水秀,风水殊胜。得天地之灵气,累日月之精华。该寺建筑因势造型,宏伟壮观,布局严谨,灰色宫墙,如里如法,进入寺庙,数步一景,气象万千,登山远眺,视野开阔,青山绿水,奇树繁花,尽收眼底。
寺内有株苍劲挺拔的千年古柏,直径1.2米,号称向阳柏。据说,寺庙始建之时,僧家从附近的向阳村(河北村原名)移来一株幼柏植于寺院之内而得名。这株幼柏得天雨之滋润,大地之厚重,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时序跨越千余年,古柏藏佛山宝地之灵气,纳青山绿水之秀丽,树冠枝叶茂盛,树身粗壮傲然挺立与寺内。千年古柏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的春夏秋冬。尽管古柏树身斑斑驳驳,但每阵风过后,它那婆娑的风姿越发显得峥嵘,像似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刹的沧桑历史。古柏下有一株千年牡丹,雍容华贵、奇香袭人。古老的寺院内何来这般国色天香?据说昔年,两位如花似玉的仙女将色泽艳丽的牡丹,植于寺院之内。更奇怪的是,红牡丹从中总会兼开两朵洁白色的白牡丹。这一奇景的出现,给嵌岩寺增加了更加神奇的色彩。千年古柏与千年牡丹就这样经年相伴,与时俱生,交相辉映,形成了嵌岩寺内一道殊盛的亮丽风景。同时也给这幽静的寺宇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嵌岩寺已成为善男信女朝圣净修焚香朝拜,旅游观光的圣地,嵌岩寺朝拜礼敬者人流如嘲有望成为五台山乃至中国弘扬佛教文化的圣地之一。
《药王化缘》——村西药王庙最早于明代从蒋坊拆迁来河北村,该庙上下两排,坐北朝南,紧贴在柏树坡的悬崖峭壁上,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树丛密林中,历史悠久,香火旺盛。药王名叫孙思邈,陕西省耀县人。唐代杰出的医学家、道学者。生于公元年,卒于公元年,享年岁。他一生勤奋好学,知识广博,精通百家之学说,深悟佛家之经典,阅历丰富,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不幕外使,闭门著书,亲自采药,为人治病,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的著作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在我国医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明朝万历年间,孙思邈变成一名道士在河北村化斋,受到了本村一户胡姓人家好茶好菜的盛情招待,临走时,药王爷遗留下一件长衫,主人发现后,连忙追出去归还,追到药王庙时,道士不见了,于是,将此衣物悉心保存。从此,该胡姓人家的男主人竟奇迹般地会利用中药偏方为乡亲们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传遍了十里八乡。此后,胡氏中医代代相传,扶贫济困,治病救人。虽是传说,但河北村的胡氏祖传中医真是名不虚传,目前,家族中近二十人从事医疗工作,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一直被患者传为佳话。
《武圣关帝》——河北村口,有一座老爷庙(关帝庙)。庙宇坐北朝南,上下两层,上层是木质结构,是关帝塑像和奉供的地方,一代武圣正襟威坐,一手捊美须,一手持书,双目凝神,静读,周仓手扶大刀,关平持剑站立身旁。下层是用石头碹的门洞,可以过小型车辆,是人们通行的重要路径。门洞的两侧各有一头石狮,这一雄一雌两头狮子相互呼应,是村子的守护神,它们不分昼夜地守卫在那里,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见证着村子的历史。
《八方来財》——村背后的柏树坡上柏树年代久远,四季常青。最大的一棵树需三人合抱,树叉中央为一平台,其上可以摆放一牌桌,四个大枝上可坐四人打牌,另有八小枝可供八人围观。被人尊称为“四面八方来财树”,清风拂面,绿荫蔽日,是休闲娱乐的天然場所。村里的古槐树、古柳树、古松柏已纳入山西省古稀树种目录。
《革命老区》——河北村是晋察冀边区八路军二分区所在地,开展期间涌现出了许多革命烈士,留下了感人的事迹。李联奎,年参加了革命,曾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政委(司令员曾美,参谋长肖文久),在河北村嵌岩寺化装成僧侣,领导抗日斗争。年冬,在耿镇红石头村开展工作时,被日军包围,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押到高洪口村刑讯逼供、受尽折磨,但他宁死不屈,立场坚定。被日军用铡刀迫害,英勇就义,年仅19岁。通讯员是河北村民王玉山,在这场战斗中,奋力突围,后在家务农。
年6月,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来到河北村,该村胡家碾房成为临时手术室,碾盘作为简陋的手术台,为受伤的抗日将士做手术,得到了全村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期间,京剧名角梅兰芳曾经来此地给八路军将士慰问演出。为纪念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年,在河医院,目前,该医院仍然为清水河流域的父老乡亲们救死扶伤、医治百病。
解放前,该村多名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八路军总部医院,罗常青任卫生部长,该村青年戎自清(又名戎书槐)、王自杰(又名王新月)、王政(又名王贞祥)等青年跟随罗常青部长参加了革命队伍。解放后,戎医院党委书记,王政任华北局副书记,王自杰任忻县地区军人疗养院院长。
王栋才(又名王郅卿)参加了阎锡山的“山西同盟会”,成为阎锡山的十三位得力干将之一,官至国民党陆军参谋长,现存有阎锡山亲笔书写的“矝式鄉閭”(郅卿先生雅鉴)的牌匾悬挂于古式大门上,成为该村的古院民宅之一。
4、戏剧之乡
“六郎斩子明公断,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完的粮”。河北村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子弟帮剧团的嗨腔曲调婉转缠绵。几百年前,河北村就有个晋剧团,时代在发展,岁月在流逝,但这个剧团一代代一辈辈地传承至今,这个剧团所有人员,从敲锣打鼓、弹琴拉胡、服装道具、灯光背景等工作人员,到生、旦、净、丑等所有演饰人员,全部是本村人。有时一个家庭就有好几位成员参加,有祖孙三代的、有夫妻二人的、有兄弟姐妹的、有父子母女的。他们现实中是真正的亲人,在剧中很可能扮演仇人。曾有一段时期,河北村的闺女为了唱戏不娉外村,外村的闺女想唱戏就嫁到河北村,可想而知,河北村的戏剧文化是多么盛行。淳朴的河北村人,他们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剧中台词一字不错,角色身姿半步不差,剧情内容丰富,刻画人物生动,他们对艺术有执著的追求。河北村村人人爱看戏,户户会唱戏,是一个民间文化很浓厚的村庄。
5、民风淳朴
五七年一场洪灾冲毁了河北村大片良田,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年及大队长王明义的领导下决心筑坝抗洪。从那时起,冬闲人不闲,全村男劳力均背起背架开始了艰苦的背石头筑坝工程,石头全部采用村北面的拆崖石,石块小则百余斤,大则二三百斤至五六百斤,由于距离太远要分五六肩倒着背才能运到工地。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一座高6米多,宽5米,长余米的拦洪大坝。整个工程动用石方多立方米,投工可想而知。通过这个大坝可以体现出河北村人民艰苦劳动,不畏艰辛的朴实作风。更体现了老一辈共产党干部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凝聚力和为村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此坝在我县可唯首缺一指,后来在建忻阜高速公路时,河北村又无偿奉献给国家做了公路的路基。
村里于六十年代初“六二压”工人赵如意和,王金表,王命寿等在大队的领导下,献计献策,在外工作的戎满堂,王存良等鼎力相助,全村社员大力协作下自建了水电站,这座电站为河北村早早点亮了黑暗,成为村民的骄傲。也是五台县第一个自己发电,点亮光明第一村。后来又在电站旁建起了水磨坊,哗啦啦的流水声,隆隆的水磨声,嘎嘎的脚打萝声与男女村民的欢声笑语声汇成了美妙的交响乐曲,昼夜不断,给村民带来了欢乐,减轻了劳动负担。
在五十年代初,由于大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全体社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多快好省,力争上游”的方针,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每工分红最高多达1.20元,成为五台县农业十杆红旗之一。村西近0亩肥沃的士地,在集体时由于修建了良好完善的水利设施,全部成了水浇地,旱涝保收,用有限的士地解决了全村的吃饭问题。
目前,河北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田园乡村”的24字总体要求,科学规划主导产业、乡村风貌、文化特色,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支撑政策体系,以自然风景促旅游业,以旅游业促服务业,以服务业促养殖业,以养殖业促种植业,以种植业促加工业,业业相促,环环紧扣,撸起袖子加油干,打好脱贫攻坚战,把河北村建设成充满希望热土,投资兴业的宝地,养生旅游的目的地,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地,田园乡村试点地。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委班子的有力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找准了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打造出田园乡村建设的新品牌,形成旅游致富的新格局。一定能够把河北村建设成文明古村,现代新村,美丽农村,田园乡村。
诚邀各位领导及各种团体来河北村调研考察,一睹这里的乡村风貌、感受这里的文化特色、饱览这里的旅游景观,全身心地感受这天然之韵。同时,欢迎有识之士或公司企业来实地考察,投资开发,让我们携手建设水月堂风景区,实现村企共赢,向大众展示该区的美景。(.10.11)
文/王俊平
摄影/王建新
编辑/瀛湖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