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浙江省衢州市廿八古镇的养老院门口出现了三位耄耋老人。他们曾经是军统局的得力干将,国民党大部队败退台湾之际,他们不愿离开故土,坚决留在大陆。
沧海桑田,他们隐姓埋名64年,终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聚集在一起,感慨世间万物变幻无常,感叹岁月无情。在分别之际,三位老人站在一起合影留念,这是他们离过去最近的一次。
这三位老人分别是谁,他们隐姓埋名64年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戴笠一手提拔的军统亲戚戴以谦
年,一位老人找到了志愿者说他想要寻找曾经战友的下落。志愿者热情地招呼老人坐下,询问老人的身世。老人说:“我叫戴以谦,曾在戴笠手下干活!”志愿者被老人的身份吓了一跳,但很快镇定下来,紧接着就仔细听着老人的讲述。
戴以谦不仅是戴笠手下的军统特务,而且与戴笠属于同宗,按照辈分,他得叫戴笠一声“十叔公”。
戴笠
在年之前,戴以谦一直是一名普通的国民党士兵,也曾扛枪上阵与日本人拼杀。而部队中没有人知道他与戴笠的关系,就连戴笠本人也对这个旁支侄子没有任何印象。
直到年,戴以谦被分配到了江西省的国军办事处。戴笠到办事处视察,才知道在这里还有他的一个亲人。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小伙,戴笠喜不自胜,因为此时他身边正缺人手,而戴以谦聪明机灵且又是他的亲人,留在他身边办事最适合不过。于是,戴以谦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了一名军统特务。
戴笠将他送到了特务训练班进行学习,并告诉他:“跟着我干,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戴笠是他在军中唯一的亲人,又是他的长辈。戴以谦毫无防备地就被戴笠引上了歪路。
戴以谦
进入训练班后,所有人都知道他与戴笠沾亲,便对他格外照顾,甚至还有人希望他能帮着在戴笠面前说点好话。众星捧月的生活让戴以谦对戴笠的话信以为真,对待训练更加认真。
几个月后戴以谦从培训班毕业,戴笠亲自把他调到了军统局的浙江分部,担任机要秘书一职。戴以谦工作认真努力,机灵聪敏让戴笠很是高兴,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戴以谦带在身边。
而戴以谦也凭靠着“十叔公”的照应下,一路“升官发财”被允许经手重要文件,甚至还参与了不少重大决策。这让戴以谦更加相信和听从戴笠的话。在戴笠庇护下生活的这些日子,是戴以谦最顺风顺水的时刻,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年,戴笠乘坐专机由青岛飞往南京时,南京上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如此恶劣的天气戴笠也只能放弃去南京的想法,转头去了上海。
蒋介石和戴笠
但此时上海的天气也变幻莫测并不适合降落,戴笠又只能改航为徐州,就在飞机即将改航时,仪表盘突然全部失灵,飞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直地朝着南京西郊的岱山冲去。飞机爆炸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戴笠身亡。
戴笠死后,军统局被毛人凤接管,戴以谦在军中的依仗没有了,别人对他的态度也没有了往日的殷勤。就这样,戴以谦又浑浑噩噩过了两年,直到国民党节节败退有了逃去台湾的想法,戴以谦才意识到自己选错了路。
国民党下令要全体官兵东撤台湾,戴以谦很慌张,他并不想离开家乡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恰时,有一个战友打算投靠解放军来询问他的意见,戴以谦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两人一路跑到北平,随着傅作义的队伍一起归顺了解放军。
傅作义
解放军并没有为难起义的官兵,而戴以谦已经没有了当兵的想法就回乡种地去了。他曾经当过军统的事再也没有跟别人提起过。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曾经是特务的身份被人扒了出来,戴以谦被判入狱五年。对政府的判决,戴以谦没有任何怨言,他知道曾经犯下的罪过,迟早有一天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出狱后,戴以谦的妻子已经离开了家乡,只剩下他独自一人生活了几十年。到晚年退休后,当地政府为他申请了补贴和养老金,担心他一人无法照顾自己还贴心地把他送入了养老院。戴以谦也开始了他幸福清闲的老年生活。
人到晚年就会感叹人生。戴以谦时常想起陈年旧事,尤其是在军统的那些年。养老院的生活虽然清闲但也孤寂,戴以谦不禁想起了他的战友们,心里也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中国现在只有我一个军统特务了吗?”
为了不留下遗憾,戴以谦找到了相关部门,请求志愿者为他打听当年留在大陆的军统同僚。志愿者四处奔波,终于打听到一位名叫王庆莲的老人,她曾经也在戴笠的手下工作……
留在大陆最后一个女军统
志愿者找到王庆莲老人的时候,王庆莲老人显得非常紧张,因为这个身份曾经给她带来太多痛苦。对于往事,王庆莲老人并不想提及,不过最后在志愿者的劝说下,她也愿意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的故事。
年,王庆莲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里,一岁的时候王庆莲就失去了生父,与母亲回到了外婆家生活。
外婆和母亲供她读书读到六年级,日本人就闯进了村子里烧杀抢掠,剥夺了她原本还算幸福的生活。15岁那年,母亲为了让她能够活下去,就替她报名参加了军统局。小小的王庆莲根本不知道军统局是什么,就被稀里糊涂地送到了重庆。
王庆莲
与王庆莲一起被送入军统局的还有16个男生和3个女生,他们没有接受任何筛选和训练就被各自分配到岗位上,其中有10个人被分到了军统局本部译电科。王庆莲和另外9个人被送到了磁器口造纸厂的密本股做打印工作,这里的工作无聊又枯燥。
据王庆莲回忆,年她被调到了局本部译电科华南股担任译电员。当时华南股股长是她的舅舅王威,其他几个华东股、华北股、密本股的股长都是江山人,交流的时候都说江山话。
在王庆莲的描述下,众人才知道国民党的军统局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他们的制度非常严格,女特务更不是浓妆艳抹,就连涂个口红也会被记大过。
进入军统那时,王庆莲正值青春,非常喜欢打扮。她喜欢把口红涂在嘴上的样子,既好看又有精神。王庆莲是军统中数一数二的美女,身段好,长得漂亮穿的旗袍也比别人好看。
队伍中有一个女少将叫姜毅英,看到王庆莲涂口红就想要处罚。但碍于王庆莲背后有人撑腰,姜毅英并不敢直接发火,而是贴出通告,要求所有女特务都不得涂口红,否则记大过一次。
军统局的规矩非常多,不能外出不能跳舞,活泼的王庆莲哪里能听得进去,经常偷偷跑出去跳舞。但王庆莲对自己的身份还是十分保密的,跟她跳舞的几个朋友都不知道她在哪里工作。
军统局还不允许特务们谈恋爱,要是被发现就会被关禁闭。有一对男女没有遵守规定偷尝禁果,结果女生怀孕了,被发现后军统局将那名男子关在渣滓洞六个月,以示惩罚。
特务们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上下午各四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由于情报内容大多数是关于日本人的,密码都是数字,不能直接译,要先做减法再去翻不同的密码本,非常复杂。王庆莲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经常会出错误,她的舅舅虽然是股长,但对她非常严格。要是做不对就会打回来重做,王庆莲加班是常有的事。
章士钊
民主人士章士钊曾经给戴笠写过一副对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尤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而王庆莲对戴笠的印象非常不错,她认为戴笠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阴狠毒辣。
王庆莲并未一直在军统局工作,抗战胜利后她就离开了那里。原因是她的上级姜毅英处处针对她。年,日本投降后,军统局的工作人员回到了南京。王庆莲却被姜毅英借着工作表现不好的理由,拒绝让她坐飞机回南京。
不过,王庆莲也有自己的办法。她和其他六个同事自己搭汽车、火车一路奔波回到了南京。姜毅英还不解气,经常对王庆莲进行恐吓:“娜妮鬼表现不好,我迟早把你关起来。”
在姜毅英的打压下,王庆莲主动将辞呈送到了毛人凤那里。此时戴笠已经去世,毛人凤成为了军统局的一把手。毛人凤本想挽留,但是王庆莲去意已决,她借着回去照顾母亲的理由,回到了家乡。
王庆莲在军统局破解了多份日本人的密电,为抗日做出了贡献。
年,军统局撤到了台湾,临走时军统局的同僚联系到王庆莲说:“娜妮鬼,你跟我们一起去台湾吧。”王庆莲犹豫不定,她不放心自己的母亲独自一人生活,便留了下来。
王庆莲当过军统特务的历史,身边的人都知道。所以王庆莲之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她受尽白眼,但她依旧坚强地面对着生活。
年,王庆莲受到了乡里照顾给她算了工龄,直到她退休当地政府还一直给她补贴。王庆莲说:“我退休31年,共产党养了我31年,我从内心里感谢党,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军统特务的身份给王庆莲带来许多麻烦,她从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提及那段日子。直到年志愿者找到她,她是大陆最后一个女军统的身份才被世人知晓。
王庆莲
在听到志愿者说曾经的同僚想要与她见面时,王庆莲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她不想再与往事纠葛。但人生能有几个秋,如今军统特务的身份不会再给她带来麻烦,王庆莲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军统局中一个普通的电台维护员
跟随志愿者寻找的脚步,另一个军统特务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他的名字叫祝仁波,曾是一个普通的电台维护员。与戴以谦和王庆莲不同,祝仁波身后并没有靠山,他的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努力。
年,祝仁波在上海出生。他从小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姐姐和他相依为命。年纪尚小的祝仁波就尝尽了人生百态,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祝仁波12岁便在上海做童工,用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
改变祝仁波命运的是他的姐夫陈一白。陈一白是当时中国的电讯专家,在电讯方面有着惊人的见解。祝仁波就是在陈一白的帮助下才摆脱了捉襟见肘的生活。
陈一白将祝仁波送到了军统局中,接受了几个月的培训,祝仁波成了队伍中数一数二的电讯人才。当日本侵略腾冲时,祝仁波就参加到了中国远征军的队伍中,对电台进行维护和抢修。
祝仁波好像天生就是电台方面的人才,他对维护、抢修电台方面有着情有独钟地喜欢,任何事情都打扰不了他。人们所见到的祝仁波不是在维修电台,就是在维修电台的路上。而他一生也只有这一个爱好。
对于国民党撤台的举动,祝仁波这才从维修电台的生活中清醒过来,他明白做出的选择到了。他对国民党的选择并不感兴趣,他一点想要离开大陆的想法都没有。于是,他做了一个与戴以谦和王庆莲一样的决定,那就是留在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祝仁波利用多年维修电台的手艺开了一个电器维修的生意摊,老实本分的过日子。他逐渐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还在别人的介绍下娶了一个女子结婚。
但祝仁波曾经加入军统局的经历成了他一辈子的污点,在姐夫陈一白被捕后,他的身份也被查了出来。他被判入狱改造,期间,他的妻子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提出了离婚。祝仁波没有挽留直接同意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会牵连许多人,他并不想拖累任何一个人。
之后,祝仁波被派到农场工作,他的天赋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农场的各种电器祝仁波都能维修,农场的负责人逐渐对祝仁波产生了同情,当祝仁波刑期结束后,负责人虔诚地邀请他在农场工作。
祝仁波无儿无女,便答应了负责人的邀请,在农场一待就是十几年。祝仁波渐渐从之前身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人们对他也没有了偏见,甚至每当家里电器坏了,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祝仁波。
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器,退休后的祝仁波闲暇起来,也会研究现代电器的内部结构。他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要不是志愿者上门询问,祝仁波似乎早已忘记他曾经是一名军统特务。
志愿者来到祝仁波的家中,被他家里琳琅满目的电器所惊叹,整个房子好像是一个电器专卖场,各种电器都有。面对志愿者的到来,祝仁波老人很是热情地招待,或许是家里许久没有来人,祝仁波老热开心得像个孩子。
当回忆起军统局的日子,祝仁波感到非常遥远但并不排斥,他同意与其他两位同僚见面,甚至还有一点期待。
年10月的一天,三位老人在志愿者的搀扶下到达了相约见面的地点。他们之前并不认识,人生唯一有交集的也只是军统局这个部门。
他们从翩翩少年到耄耋老人,经历了无数风雨,见证了历史沧桑。他们看到过人生百态,尝过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由于人生的污点,在离开军统局的64年间里,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小心翼翼地生活。
三位老人一见面,仔细打量着对方,他们没有说话又好像说了很多话,有时候不说话反倒是最好的表达。他们没有回忆以前,只是询问着对方的近况,得知戴以谦老人和祝仁波老人独自生活时,王庆莲老人还安慰道:“自己过也很好。”
或许他们曾经都风光一时,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都只是些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没有人天生愿意当反面人物,他们也只不过是为了生存而无奈做出的选择。他们也曾对抗日本侵略者,也爱护祖国,他们也是伟大的人!
此次见面,三位老人都聊得非常开心,临走时三位老人都建议拍照留念。他们知道留给他们见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留下一张照片或许是对过去最好的纪念。年,三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祝仁波老人去世了,曾经那位奔赴战场维修电台的战士永远长眠在了地下。
面对国民党撤台的洪流,三位老人勇于逆流而上,最终在他们热爱的故土生活,实在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