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华社红色气质主题图书出版发行
TUhjnbcbe - 2024/3/14 10:09:00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由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编写的《红色气质》主题图书,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百年*史波澜壮阔,其中有很多众所周知的人物与过往,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瞬间和细节。《红色气质》从《国家相册》已播节目中,精选出一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侧面诠释中国共产*人精神谱系的故事,改编成图文并茂的图书。二百余张珍贵照片带领读者重回一个个历史现场,与那些在人们眼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先烈英模“相遇”。全书旨在通过影像的力量、史实的力量、细节的力量,让读者对中国共产*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有更深的了解,感悟伟大建*精神。

《国家相册》微纪录片栏目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历史照片创办,通过珍贵影像、视觉特效和人文讲述,引领观众重温家国记忆,以史为鉴,收获启迪。该栏目自年9月开播以来,每周五与观众见面,目前已播出四季、两百多期节目,内容涵盖历史、民生、文化、科技、生态环保等众多领域,全网总浏览量超过30亿次。

国史沧桑百年间,

家世沉浮梦如烟。

相濡以沫涛头里,

册页历历史绵绵。

大千气象存此照,

美丑真伪皆昭然。

无限定格于有限,

言犹未尽还无言。

有一种特殊气质,百年如一。

中国共产*百年风雨历程,很多关键时刻,新华社记者都在现场,记录了无数历史瞬间。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

对于一个人,一百年很长;

对于一个正走在时代前列的*,

正值青春年华,

远方,有我们和父辈的梦想。

01

从炊事员到闻名世界*事史的狙击手

年,志愿*二〇四师炊事员庞子龙(站者)在抗美援朝阵地上介绍打冷枪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黎枫摄

这名站在抗美援朝阵地上的“冷枪先锋”,之前连枪都没怎么摸过。他是中国人民志愿*二〇四师炊事员庞子龙,负责为一线部队送餐。

因为美*严密封锁通往前线的道路,每次送餐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庞子龙不甘心白白成为敌人的目标。通过平时接触其他连队的狙击手,他了解了许多战斗故事,萌生出一个想法:或许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名狙击手。

庞子龙找到连长,要求从炊事班调到前线,连长最初拒绝了他的要求,但他软磨硬泡,最后连长勉强同意他去试一试,但警告他,如果学不会或者坚持不下来,就老老实实回炊事班。

庞子龙执着、谦逊,很多战士愿意带他去阵地亲授射击技巧,包括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怎么打正在上山的敌人……在这些老兵的指导下,庞子龙很快具备了狙击作战能力。

这名前段时间还是炊事员的战士3个月内击杀54名敌人,得到了全*通令嘉奖,成为了一名战斗英雄,作为闻名世界*事史的神枪手被后人所知。

02

川藏公路:致敬筑路英雄

年6月18日,怒江大桥旁的桥墩。

-新华社记者李柯勇摄

川藏公路号称“天路”。在这里,许多司机都有一个习惯:不时会点着一根烟,抛向窗外。

他们是在致敬,致敬那些长眠在这路边的筑路英雄。

图片是川藏线上的怒江大桥。如今旧桥已拆除,却有一个桥墩被保留了下来。这不只是桥墩,更是一座纪念碑。碑中凝固着一位筑路者的血肉之躯。

年,一支部队正在这里修筑大桥。突然,一名战士掉进了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战友们想尽办法,却没能把他救出来。他们眼睁睁看着这名战士被泥浆吞没,最后只能含着泪把他筑进了桥墩。

几十年后修建新桥时,设计者特意移动了一点位置避让桥墩,为的就是不惊扰烈士的英灵。千百年来,很多人闻入藏而色变。由川入藏,翻山越岭,常要走上半年。

03

川藏公路:“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

年初,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决心彻底解放西藏,毛泽东主席号召进藏部队“一面进*、一面修路”。

年,修筑川藏公路的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劈山筑路。

-新华社稿李万春张加里摄

翻过14座海拔米以上高山,跨越14条汹涌江河,横穿8条地质断裂带,地震、泥石流、塌方、雪崩时有发生—这条长公里的路后来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

如果听到,修这条路仅仅用了四年多,只有铁锤钢钎等最原始的工具,所有人都会惊叹!在这条路上,长眠着超过名烈士,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以上筑路者牺牲。

海拔超过米的雀儿山,是川藏线上的一座天险。

当年名筑路大*来到山前时已是寒冬。大火烧几个小时,只能烧化几厘米冻土。一镐下去,只留下一个白印。

亲历者说,气温常在零下30摄氏度,光是那个冷劲儿,就够人受的。吃饭的时候,一碗饭才吃了一半,另一半就冻成冰疙瘩了。有的战士清早起不了床,因为头发冻结在地上了。

年,川藏公路上的“天路72拐”。

-新华社记者李华梁摄

这群人中有一个传奇人物,名叫张福林。他打仗时是神枪手,曾用一挺机枪打退敌人18次进攻。

在雀儿山,这位26岁的年轻人又创造了奇迹。

原来一个炮眼只能炸2至3方石头,而他探索出一套爆破法,创下40公斤炸药炸个石方的记录,这是当时全国爆破工效的倍!

在大家眼中,张福林是一个执着的人。他带领12人的爆破班,为了给国家节省炸药,想尽办法认真钻研技术。白天,他领着全班奋战在风雪中;夜里,大家都入睡了,他还在清理和整修全班的工具……

而这位功臣却没能目睹胜利时刻。年12月10日,他去检查炮眼时,一块巨石滚下来,砸在他的右腿和腰上。

卫生员赶来了,准备给他注射强心针,他用手推开,说:“反正我不行了,还是替国家节省一支吧!”

他牺牲18天后,公路终于跨越了雀儿山。

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在挎包里发现一本日记、五包菜籽。他写道:我要把幸福的种子撒在西藏高原,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张福林的梦想折断在险峻的进藏路上,而那条梦想之路却不断延伸。

年,川藏公路筑路工人在甲皮拉山顶铲除冰雪。

-新华社记者赵慎应摄

年12月,西藏举办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典礼。

-新华社记者刘诗临任用昭摄

年12月25日,用汗水、鲜血和牺牲换来的川藏公路终于全线贯通。

年,拉萨贡嘎机场开航。

年,青藏铁路建成。

西藏,一步步迈进了现代文明之门。

04

20世纪30年代,战斗在长城的八路*

20世纪30年代,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

-新华社稿

那么多先烈离去了,隐没在历史深处。

其实,他们也有最灿烂的笑,最柔软的情,还有难以割舍的万般眷恋。但为了更多人的岁月静好,他们心甘情愿付出一切。

这,就是革命先烈经受的考验和英勇的牺牲。

这,就是共产*人的理念信仰和钢铁意志。

可以告慰他们的是,广袤的大地,风光正好;可爱的中国,风华正茂。

0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骑兵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骑兵出击杀敌。

-新华社稿

06

抗美援朝期间的“水下桥”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某工程兵跳进冰河里,架设“水下桥”。

-新华社稿

杨连弟,是一名铁道兵,被誉为“登高英雄”。解放战争中,为抢修陇海铁路八号桥,杨连弟脚踩铁夹板,没用任何安全措施,一边绑杆一边攀爬,带领战友登上45米高的桥墩修桥,为解放大西北抢得宝贵时间。

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抢修清川江大桥,不会游泳的杨连弟,跳进水里架浮桥,不慎被冲走,被战友救起时,还紧紧攥着钳子。

有战友问:要钳子不要命了?杨连弟说:我的武器就是这工具,要是扔了,不就等于把枪扔了?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抢修西线铁路“咽喉”时,巨大的爆炸近在咫尺。

-铁道兵纪念馆提供

敌机疯狂轰炸,为保“运输生命线”,铁道兵们豁出命去抢修。巨大的爆炸近在咫尺,竟然连一个捂耳朵的都没有。大家淡定操作,对生命危险早已习以为常。

年5月15日,一枚弹片击中了杨连弟的头部……

再与父亲“相见”时,杨长林只触摸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冰冷的墓碑。

07

小岗村18位“大包干”村民中的14位合影

年,小岗村18位“大包干”村民中的14位合影留念。

-新华社稿

历史再一次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8位农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点燃了改革火种;一级级*员领导干部实事求是,敢说真话,保护了火种。火种逐渐壮大,遇薪则燃,轰然成势,很快蔓延到全中国。

当年18位村民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了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08

中山站第一期工程全景

年2月,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建成中山站,揭开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新的一页。这是中山站第一期工程全景。

-新华社记者张继民摄

郭琨是考察队队长,年11月,他曾率队进行中国首次南极考察。

那次,多人乘坐没有任何抗冰能力的“向阳红10”号船和J船,一路向南。出发前,考察队特意带上15个黑袋子。干吗用?万一出意外,装遗体。

队员吴林和队友们将袋子扛上船,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给了热恋中的女友,悄悄签下了“生死书”。

这就是两艘没有抗冰能力的船和这些准备好“回不来”的人们,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这一次,郭琨和队友们肩负着一个更为艰巨的使命——在南极圈内建一个中国科考站。但冰山、冰丘、浮冰,把“极地号”困住了。

天无绝人之路。被困一星期后,海面上的冰山之间,奇迹般出现一条“通道”。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船冲了出去。

一个多月后,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上拔地而起。短短四年,建成两个考察站,他们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因为一杯难以下咽的咖啡!

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由于没有考察站,当协商国对南极事务进行表决时,中国代表被“请到”场外“喝咖啡”。

一杯苦咖啡,让郭琨下决心,一定要在南极建成中国自己的考察站。

09

庆祝建国70年联欢活动

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选择了什么样的信仰,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因为崇高的信仰,一代代共产*人无私无我,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百年*史,写满苦难辉煌,贯穿于其中的精神气质,历久弥坚。

10

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晨景

年,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晨景。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今,塞罕坝林场18.3万吨造林碳汇正在挂牌出售。全部实现交易,可获利1亿元以上。这是大自然对塞罕坝人的回馈。森林旅游、林下作物、手工艺品,越来越多的人搭上塞罕坝这趟绿色发展快车。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塞罕坝人半个世纪的绿色变迁之路,正是一条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希望之路。

作为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国家相册》带着镜头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结合影像和特效,细述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打开那些被浓缩的时代与人生。自年9月开播以来,《国家相册》已播出四季超过期节目,先后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名专栏”、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奖等荣誉,并被中央档案馆收藏。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一个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气质有颜色,中国共产*的气质一定是红色。百年奋斗波澜壮阔,伟大精神光耀千秋。一代代中国共产*人锻造出共通的精神气质,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

本书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多幅照片首次对外发布,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回顾了中国共产*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社红色气质主题图书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