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五味补泻理论原理解析经方配伍
TUhjnbcbe - 2023/11/21 1:13:00
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news/a_5478875.html

“汤液经法图”又称“五味补泻体用图”,是在中医脏腑虚实辨证论治和中药五味配伍性效表达框架下进行疾病诊断治疗的方法学体系,与气血津液辨证和君臣佐使配伍有所不同(见图1),亟需深入研究。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记载:“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1]。因此,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经方配伍应当符合“汤液经法图”的组方原则。本文以《伤寒杂病论》的10首代表方:桂枝汤、葛根汤、三*泻心汤、栀子豉汤、理中丸、干姜人参半夏丸、麻杏石甘汤、大承气汤、猪苓汤、肾气丸为案例,依照五味补泻理论,阐明其配伍原理。

01桂枝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病的经典名方。

组方: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和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2]。从一般的君臣佐使角度看,方中桂枝温经散寒为君药,芍药益阴敛营为臣药,生姜散寒止呕、大枣益气生津为佐药,炙甘草甘缓调和为佐使。诸药合用,解表和营卫[2-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太阳中风以发热、汗出、恶风、项背僵硬为主要表现,而肝主东方之事,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故太阳中风可从肝论治。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辛酸甘为配伍组方之主,方用桂枝汤。桂枝汤为典型的补肝之方,其中,桂枝味辛补肝,发汗解表、祛风助阳;生姜味辛补肝,解表散寒,化痰止呕,两者合用辛以散寒,共为君药。芍药味酸泻肝,养血柔肝、敛阴止汗,上能平姜桂辛温之性,下能减汗出身痛之症,为臣药。大枣和甘草味甘补肝,益气和中,止咳祛痰,缓急止痛,加之药后“啜稀粥”的调护方法,佐助君臣药发汗祛邪,调和营卫,为佐使药。全方主用辛温补肝药,次用酸寒泻肝药,佐以甘温缓肝药,实现补泻兼施、解表祛邪的治疗目的。(见图2)

实际上,除了太阳中风,很多疾病也会表现出与风、筋相关的症状,也就都可以从肝论治。因此,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不过,桂枝汤在治疗外感表证时,酸收药芍药的量不能太大,以免引起全方补泻功能向反方向转化。另外,《辅行诀》也记载了一首用于治疗“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的小补肝汤[1],组成为桂枝、干姜、五味子和薯蓣(山药),是2个辛补药(桂枝、干姜)、1个酸泻药(五味子)和1个甘缓药(山药)的配伍原理,与桂枝汤十分相似。

02葛根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葛根汤,是用于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而喘”的经典方药。

组方:葛根12g,麻*9g,桂枝6g,生姜9g,甘草6g,芍药6g,大枣9g。

功效: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本方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了麻*和葛根而来。从一般的君臣佐使角度看,方中葛根解肌散邪,麻*疏散风寒,共为君药,桂枝辛温散寒、芍药生津柔筋、甘草缓急止痛,为臣药,生姜和大枣健脾补气助升发,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解表同时兼有舒经[2-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从《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金匮要略》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的记载[4]来看,葛根汤的主治证与风、筋(痉)密切相关,也应是补肝之方,药用辛酸甘。葛根汤的组方,以麻*、桂枝和生姜味辛补肝,芍药味酸泻肝,葛根、大枣和甘草味甘缓肝,其辛补药、酸泻药和甘缓药的使用比例为3∶1∶3。(见图3)

具体来看,麻*和桂枝辛温解表散寒,生姜温中散寒,葛根解肌发表,辛甘属阳,同用于散寒发表。芍药、葛根养阴生津,酸甘化阴,解痉舒筋。甘草和大枣补气缓急,促进生化之源。配比方面,补肝的辛味药在数量和重量上都高于泻肝的酸味药,同时采用大量的甘味药,缓急舒筋,解决项背僵硬的问题。本方的组方结构与桂枝汤十分相近,只是加用麻*和葛根,具有更强的补肝缓肝的作用。

03三*泻心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三*泻心汤,又称为大**连*芩泻心汤,收录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用于治疗吐血衄血。

组方:大*10g、*连5g和*芩5g。

功效:清热解*,泻火通便,主治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便秘。从一般君臣佐使的角度看,方中*连苦寒清心为君药,大*清热泻火、*芩清热解*为臣药。君臣配合,三焦火邪得以清泻[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以苦泻之,以酸收之。《辅行诀》记载了心气实者的表现:“心包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然大动,面赤目*,喜笑不休,或吐衄血”。由此可知,治疗吐血衄血的三*泻心汤正如其名,为典型的泻心之方,其中,*连和*芩味苦泻心,大*味咸补心,未使用酸味药,其咸补药、苦泻药和酸收药的使用比例为1∶2∶0。(见图4)

具体来看,苦味药*芩和*连清热凉血,燥湿解*,咸味药大*清热凉血泻下,三药配伍,共奏泻火解*之功。配比方面,泻心的苦味药在数量上大于补心的咸味药,但是重量上两者相同。《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记载的小泻心汤的组方亦为大*、*连和*芩,与三*泻心汤完全相同,但是三药重量均等(均为三两)[1],这就保证了泻心的苦味药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从现代文献资料[5-7]来看,无论是三*泻心汤的临床使用经验,还是三者最佳配比的药学研究结果,均提示*芩和*连用量之和占比高于大*的结论。因此,在使用三*泻心汤时,应注意用量并使得*连和*芩的用量之和要大于大*。

04栀子豉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栀子豉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清热除烦的代表方。

组方:栀子9g,香豉6g。

功效:用于治疗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胸脘痞闷等。从一般君臣佐使的角度看,方中栀子清泻火热为君药,香豉宣热和胃为臣药。两者相伍,药少力专,专清胸膈郁热[2-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以苦泻之,以酸收之。根据《伤寒论》第76条记载“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和第77条记载“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等条文可知,栀子豉汤主治的心烦、心中懊侬与“心中澹澹然大动”关系密切,应为泻心之方。其中,栀子味苦泻心,香豉味酸收心,未使用咸味药,其咸补药、苦泻药和酸收药的使用比例为0∶1∶1。(见图5)

具体来看,苦味药栀子能够清热解*,除烦泻火,善于治疗热证心烦;酸味药豆豉亦能解表宣热除烦,两者联用,一泻一收,宁心除烦。配比方面,全方未使用咸味的补心药,泻心的苦味药在重量上也大于酸收药,使得全方以泻心为主要功效。《辅行诀》中还记载了一首龙胆草、栀子和戎盐组成的小泻心汤,使用了2个苦味药和1个咸味药,用于治疗“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不可饮食”[1],与栀子豉汤有些相似。

05理中丸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理中丸,是治疗太阴病的经典方。

组方:干姜9g、人参9g、白术9g和炙甘草9g。

功效: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主治中焦虚寒证,表现为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自利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从一般君臣佐使的角度看,方中干姜辛热温脾为君药,人参补气健脾为臣药,白术苦燥祛湿为佐药,炙甘草益气缓急为佐使药。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2-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以辛泻之,以苦燥之。根据《辅行诀》中记载的“脾实则腹满、飧泻,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可知,用于治疗乏力疲倦、脘腹冷痛喜按的理中丸为典型的补脾之方。其中,人参和甘草味甘补脾,干姜味辛泻脾,白术味苦燥脾,其甘补药、辛泻药和苦燥药的使用比例为2∶1∶1。(见图6)

具体来看,中焦虚弱应用补方,补能扶弱,应用补脾之方,用甘味药人参和甘草益气健脾温中,强脾运化之功,用辛味药干姜辛温散寒止泻,用苦味药炒白术燥湿止泻,四药合用,温补中焦、散寒祛湿止泻。配比方面,补脾的甘味药在数量和重量上都大于泻脾的辛味药,使得全方的主体功效为补脾为主、补中有泻。《辅行诀》中记载的小补脾汤的组方亦为人参、干姜、甘草和白术,组方与理中丸完全一致,只是其中的苦燥药白术的用量偏低,为人参的三分之一[1]。

06干姜人参半夏丸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干姜人参半夏丸,是《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妊娠呕吐的方子。原文为:“妊娠呕吐不止,干姜半夏人参丸主之”。

组方: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和半夏二两。

由于方剂学未收录,文献报道的现代常用剂量有干姜4.5g,人参9g,半夏4.5g,或者干姜10g,半夏9g,人参12g。[8]从一般的君臣佐使角度看,方中干姜散寒止呕,半夏燥湿止呕,两者相畏相得,共为君药,人参补中调和为佐使药。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脾德在缓,以甘补之,以辛泻之,以苦燥之。根据《辅行诀》的记载,脾实的代表性症状为“腹满”、“干呕”,干姜人参半夏丸作为治疗呕吐的方剂,应该为泻脾之方。其中,干姜和半夏味辛泻脾,人参味甘补脾,未用苦味药,其甘补药、辛泻药和苦燥药的使用比例为1∶2∶0。(见图7)

功效方面,干姜为止呕圣药,温中止呕,半夏为燥湿化痰常用药,祛湿止呕,两者联用减*增效;同时,人参味甘补气,脾胃气虚则呕难治,脾胃气足则呕自止。配比方面,泻脾的辛味药在数量和重量上都大于补脾的甘味药,保证全方的功效以泻脾为主。《辅行诀》中记载的用于“里寒外热、呕吐下利”的小泻脾汤由附子、干姜和甘草组成[1],与干姜人参半夏丸的组方结构相似,均为2个辛泻药加1个甘补药的形式。

07麻杏石甘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麻杏石甘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最常用的外感咳嗽治疗方之一。

组方:麻*9g、苦杏仁9g、甘草6g和石膏18g。

功效: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主治邪热壅肺证,表现为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脉浮而数。

从一般的君臣佐使角度看,方中麻*解表平喘,石膏清热透邪,共为君药,苦杏仁降肺平喘,为臣药,炙甘草益气护胃为佐使药。四药合用,解表清里,止咳平喘[2-3]。

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肺德在收,以酸补之,以咸泻之,以辛散之。根据《辅行诀》的记载,“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应为典型的泻肺之方。其中,苦杏仁和甘草苦甘化咸泻肺,石膏味酸补肺,麻*味辛散肺,其酸补药、咸泻药和辛散药的使用比例为1∶2∶1。(见图8)

功效方面,麻*宣肺解表止咳,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石膏清肺泻火,生甘草清热益气,四药共用,清肺降气,止咳平喘。配比方面,泻肺的咸味药为苦甘化合而成,在药味数量上占优势,但是重量上低于酸补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记载的小泻肺汤为葶苈子、大*和枳实组成,是咸泻药与酸补药2∶1的配伍形式[1],组方用药与麻杏石甘汤完全不同。

08大承气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和里实热证的代表方。

组方:大*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9g。

功效:峻下热结,主治症为大便秘结、脘腹痞满、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舌苔*燥起刺等。从一般的君臣佐使角度来看,方中大*泻热通便为君药,芒硝润燥软坚为臣药,厚朴、枳实行气除满为佐药。四药合用,通便泻热,通塞畅闭[2-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德在收,以酸补之,以咸泻之,以辛散之。大承气汤用于“腹满而喘”、“燥屎不下”,是典型的泻肺之方,其中,大*、厚朴和芒硝味咸泻肺,枳实味酸补肺,其酸补药、咸泻药和辛散药的使用比例为1∶3∶0。(见图9)

功效方面,大*清热泻下,芒硝软坚泻下,厚朴行气泻下,三药联用,达到荡涤胃肠热结积聚的作用;枳实酸温,理气祛痰除胀满,增强硝、*、朴的泻下之功。配比方面,泻肺(大肠)的咸味药在数量和重量上均多于补肺(大肠)的酸味药。《辅行诀》记载的大泻肺汤为葶苈子、大*、芍药、甘草、*芩和干姜组成,能够治疗“胸中有痰涎、大小便闭”[1],是泻肺同时泻肾的组方模式,与大承气汤不同。

09猪苓汤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猪苓汤,是祛湿的代表方。

组方: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10g。

功效:能够利水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证,表现为小便不利、口渴、心烦等。从一般君臣佐使的角度来看,方中猪苓甘淡利水为君药,茯苓健脾利水、泽泻祛湿清热为臣药,滑石甘寒利水、阿胶滋阴润燥为佐使药。五药合用,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2-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润之。根据《辅行诀》的记载,“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猪苓汤治疗小便不利和口渴,应为典型的泻肾之方。其中,猪苓、茯苓、滑石和阿胶味甘泻肾,泽泻味咸润肾,未用苦味的补肾之药,其苦补药、甘泻药和咸润药的使用比例为0∶4∶1。(见图10)

功效方面,猪苓和茯苓都是经典的甘淡利水药,滑石和泽泻为甘咸搭配,在利水的同时,还能够清热;阿胶甘平补血润燥,增强养阴的作用。配比方面,甘味药在数量和重量上都要多于补肾的苦味药,使得全方以泻肾为主。《辅行诀》中记载的小泻肾汤为茯苓、甘草和*芩,用于治疗小便赤少和少腹满,组方与猪苓汤不同。

10肾气丸的五味补泻配伍原理分析

肾气丸,是《伤寒杂病论》中经典的补肾方,是后世地*丸类系列方的基础方。

方剂学教材记载了丸剂制作的剂量配比:干地*g,山药g,山茱萸g,泽泻90g,茯苓90g,牡丹皮90g,桂枝30g和附子30g。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作为汤剂时,用量按照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证,表现为腰痛脚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舌淡胖脉弱等。从一般君臣佐使的角度来看,方中附子辛热补阳,桂枝助阳化气,共为君药,干地*滋肾填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益精血,为臣药,泽泻利湿泄浊,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活血化瘀,寓泻于补,为佐药。诸药合用,补而不腻,温而不燥,少火生气补肾阳[3]。从五味补泻原理角度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润之。根据《辅行诀》的记载,“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肾气丸用于治疗腰痛、脚软,应为典型的补肾之方。其中,地*和丹皮味苦补肾,茯苓味甘泻肾,泽泻味咸润肾。同时,“子能令母实”,在补肾的同时补肝,附子和桂枝味辛补肝,山茱萸味酸泻肝,山药味甘缓肝。补肾方面,苦补药、甘泻药和咸润药的使用比例为2∶1∶1,共4味药;补肝方面,辛补药、酸泻药和甘缓药的使用比例为2∶1∶1,共4味药,合起来成为具有8味药的八味肾气丸。(见图11)

功效方面,地*和牡丹皮滋阴清热,茯苓和泽泻利水祛湿,附子和桂枝温阳化气,山茱萸和山药补气固精,诸药合用,水火同调,阴阳双补,有泻有收,共达补肾气之功。配比方面,补肾的地*和丹皮在数量和重量上多于泻肾的茯苓,补肝的附子和桂枝在数量上多于泻肝的山茱萸,但重量上不及山茱萸。同时,治肾的4味药在重量上多于治肝的4味药,体现出全方以补肾为主、补肝为辅的配伍思路。《辅行诀》中记载的大补肾汤的组方为地*、竹叶、甘草、泽泻、桂枝、干姜与五味子[1],组方形式也为补肾为主、补肝为辅,补药:泻药:调药的用药数量也为2∶1∶1,只不过用甘草同时为泻肾药和缓肝药,全方为7味药。总体来看,肾气丸与大补肾汤的组方具体药味不同,但组方原理与配伍格式完全一致。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伤寒杂病论》中各经方的配伍方式与“汤液经法图”具有密切关系,相比较传统的君臣佐使理论,采用五味补泻配伍原理解释诸如桂枝汤、理中丸和肾气丸等名方的组方结构与用药特点,更能体现组方本质与功效特点,说服力更强。实际上,陶弘景在《辅行诀》中提到,“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也就是说,《伤寒杂病论》的经方体系,本就承自于《汤液经法》,而后世时方配伍又承自于经方体系。因此,尽快恢复并深入研究代表《汤液经法》关键原理的“汤液经法图”,对于规范中药组方配伍、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开展中药处方合理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脏腑补泻汤的配伍形式上,与《辅行诀》中大小补泻诸方相比,《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更为灵活。有些经方不设补味药,例如泻心的栀子豉汤不含有咸味的补心药、泻肾的猪苓汤不含有苦味的补肾药等;而有些经方不设调味药,例如泻心的三*泻心汤不含有调心的酸收药、泻肺的大承气汤不含有调肺的辛散药、泻脾的干姜人参半夏丸不含有苦味的燥脾药等。最突出的是,经方为保证全方补泻性能,往往采取多个补味药或泻味药相须相使配伍的方式进行组方,例如泻肾的猪苓汤含有茯苓、猪苓、滑石和阿胶4个甘味泻肾药,补肝的葛根汤含有麻*、桂枝、生姜3个辛味补肝药,泻肺的大承气汤含有大*、厚朴和芒硝3个咸味泻肺药等。同时,药味合化在经方配伍中也有所应用,例如麻杏石甘汤中的苦杏仁与甘草配伍,苦甘化咸从而泻肺平喘。因此,《伤寒杂病论》的经方配伍,继承并拓展了“汤液经法图”的应用方法和思路,为后世的组方加减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中药在“汤液经法图”时代的五味属性与现在有所不同,例如《辅行诀》记载大*为咸味药、厚朴为咸味药,而版《中国药典》记载大*的五味为苦,厚朴为苦、辛。同时,《辅行诀》关于25味药精的记载,大*为“味咸皆属火,大*为木”,一般解释为“火中木”,即包含前位和后位两个五行属性。由于这种五行互含模式的真实内涵有待研究,故本文在论述时,仅以明确药味与五行关系的前位属性即“味咸皆属火”作为大*的药味进行分析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味补泻理论原理解析经方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