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孙景坤张伯礼张桂梅一起倾听他们的初心
TUhjnbcbe - 2023/8/4 20:17:00

今年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人的精神谱系。从长征精神、 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凭着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在*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人民日报“倾听”栏目推出特别策划,走近伟大精神的践行者,倾听他们的初心故事,记录他们的心愿寄语,感受共产*人精神血脉的赓续。

——编者

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红*战士向轩:

靠信念支撑

一路走到陕北

人民日报记者宋豪新

初夏时节,在位于四川医院,95岁高龄的老红*向轩挽起右脚裤腿,指着脚脖处的伤痕,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我7岁那年,母亲就牺牲了。我身负重伤,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红*。”

加入红*没多久,向轩所在的红二、六*团开始了伟大的长征。当时年仅9岁的向轩成了长征路上最小的战士。

说起长征,向老先生的嗓门一下子高了不少:“当年我们通信班有19个小战士,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9岁,那个就是我!”虽然年纪小,但向轩从来没把自己当孩子看,“我们三个小战士分到一匹马,但我很少骑,都让给他们。三人轮流站岗时,我也主动要求多站一些时间,我觉得我能行。我有一股心劲,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就是靠这个信念撑下来一路走到陕北。”

漫漫长征路上,除了在队伍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向轩还坚持学习。一开始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后来到陕甘宁边区上小学、中学,一直到进入抗大读书。新中国成立后,向轩一直在部队基层工作,学习从未中断。

到达陕北后,贺龙同志经常拿向轩举例子,说一个9岁大的孩子都能坚持走过长征,红*一定可以打败敌人。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贺龙同志是向轩的亲舅舅。事实上,从长征到战场,从前线到基层,向轩从不和别人提起。“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是战士。在那个年代,我们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年,向轩在成都离休,但他多年来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发展和部队的建设。“现在我身体里还有当年负伤的弹片,看到今天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富强起来了,受伤也是值得的。”采访结束,向老先生站了起来,面对镜头,敬了一个标准的*礼:“我是中国工农红*战士,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员。祝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长征永远在路上

95岁高龄,曾身负重伤,至今身体里仍有未取出的弹片……但是,一谈起长征,向轩老先生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80多年前,中国革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年幼的向轩随着红*队伍走上长征路,英勇战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人和红*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的“长征”,仍然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将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中国人民 老战士孙景坤:

*功章里

铭刻铮铮誓言

人民日报记者辛阳

在辽宁丹东光荣院,已近期颐之年的老英雄孙景坤坐在轮椅上,右手颤颤巍巍地抚摸着那枚*功章,布满沟壑的脸上神情有些激动,“60多年前,彭总司令给我挂上的。”

那是一枚 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若不是丹东 纪念馆平移重建,孙景坤这枚沉甸甸的*功章可能会永远尘封下去。

新馆开馆,征集资料,他将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珍贵老照片找出来,捐给纪念馆。还有一些*功章,纪念上甘岭战役60周年时,相关部门邀请孙景坤去北京参加活动,需要穿*装拍照,他才从箱底找出,重新挂在胸前。

40年前,这些*功章由孙景坤的母亲保管,包在一条写有“赠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毛巾中,里面还裹着一层红布。孩子们放学时,时常把它们当成玩具,满脸骄傲地别在胸口。

一次偶然的机会,村里孩子张德胜到东风造纸厂玩,在纸堆里发现了《战斗在朝鲜》第二卷,里边有一篇文章是“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张德胜如获至宝,拿到孙景坤家兴奋地说:“二大爷,你是书上的英雄!”

孙景坤起初不承认,说:“那不是我。”

张德胜一字一句地往下念,孙景坤还在说着,重名了,不是我。直到念到副连长支全胜的名字时,他突然插嘴,“他才是真英雄,腿都打没了。”脸色凝重的孙景坤眼含泪水,不让孩子再念下去,叮嘱孩子把书收起来,再不给别人看。

家人记得孙景坤常说的一句话,“最大的功臣是那些留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

即使97岁高龄,患病时意识有些模糊,孙景坤也能迅速说出自己的入*时间:“年1月,在北京,参*一整年时。”这个身份,他珍惜了一生。经历过战火考验,他用生命践行着入*誓言。

致敬“最可爱的人”

73年前,他敬出第一个神圣的*礼;73年里,他用一生践行*人誓言。沉甸甸的*功章,孙景坤很少拿出来示于他人。凯旋后,脱下戎装,孙景坤的选择是回到家乡。他担任山城村第一生产队的队长,一直干了26年。在办理*组织关系时,他尘封了自己所有的战功和荣誉,默默建设家乡。

在战火纷飞年代,用青春和热血换来和平与繁荣;在和平建设年代,又把热爱深深地融进家乡的每一寸土地。这群“最可爱的人”,将 精神融入骨血,化作满腔热血,挥洒在实现民族复兴梦的道路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

报国之志

写进入*申请书

人民日报记者卢涛余建斌

“在*提出向科学进*和(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后,使自己感到责任重大和*的期望,而我应该有可能为*做比现在更多的工作,因此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的事业。”

这是一份落款时间为“一九五六年四月”的入*申请书,书写者是当时23岁的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大四学生戚发轫。65年后,当再次触摸已经泛*的纸张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可以无愧地说,“我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的事业,献给了中国航天。”

从参与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研制,到作为重要技术负责人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研制,戚发轫的人生选择始终听从国家的召唤、服务航天事业的需要。年,59岁的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要对航天员说出的那句“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你上去吧,一定能回来”,重如千钧。他与同事们并肩作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发射4次无人试验飞船后,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向太空进发,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返回。千年飞天梦圆,戚发轫眼里的泪光,晶莹闪烁。

“我理解的载人航天精神,就是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随时有担当的勇气、攻关的能力、奉献的决心。”戚发轫说,“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精神又推动伟大事业的发展。在中国航天事业中,载人航天精神和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不断护航和驱动着我们探索未知的浩瀚太空。”

(阎冰洁参与采写)

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不久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展出了几位老同志的入*申请书,88岁的戚发轫专程来到展板前,一字一句抄录下自己65年前的誓言。“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的事业。”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航天人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向着浩瀚太空,中国人步履不停、足音铿锵。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

16岁入行

一辈子坚守

人民日报记者靳博

每当坐诊结束,70多岁的张伯礼院士常会想起自己在乡村卫生院工作时的一个雪夜。“一个年轻小伙子患急性肠梗阻,要送到40医院才能手术,但是当时病人的情况已经很紧急了。一位老中医开了服中药,患者服用后不到两个小时,病情就缓解了。我当时就觉得中医药能治病、能救命!”从此,张伯礼利用各种机会跟着老中医努力学习,恢复研究生招生后考上了当时的天津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

当年的卫生院地处天津东南角的海边,农村医疗条件的落后反而激发了张伯礼的热情,他整天挎着药箱、蹬着自行车,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地头、渔船、工厂,哪里有病人就奔哪里。“我16岁入行,年轻有干劲,周围还有好多老*员作榜样,觉得自己作为医生就该如此。”

“医生的天职是看病救人,*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入*的初心。”张伯礼说,*员、教师和医生一直是他最看重的三个身份。“共产*员要为人民谋幸福,健康就是每个人最大的幸福。能给患者把病治好了,就是我最自豪的成绩。”

“中医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并不‘老’,更不‘旧’。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中医药一定要抓住发展的机会。”几十年来,张伯礼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疫情防控斗争中,古稀之年的张伯礼身披写着“老张加油”的“白甲”,大年初三赶赴武汉。在武汉的82天里,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他说,“共产*员要冲锋在第一线。*和国家给了我‘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我毕生珍惜。我更想说,人民才是英雄!”

大医精诚护健康

张伯礼院士的时间很紧张,但不管多忙多累,每周三次门诊,给群众看病,雷打不动。“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授奖的第二天,他依旧按时出诊。疫情发生后,他的日程表又多了一项安排:每两个月回一次武汉,跟踪了解康复患者的健康情况。

牢记“中国共产**员”第一身份,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张伯礼始终心怀继承发展祖国传统医药、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坚定信念。到服务患者一线去、到教学科研一线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名老*员一生践行的初心和使命。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

难忘初登讲台

那第一节课

人民日报记者徐元锋

年,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张桂梅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林业局机关调到子弟学校。“大家都劝我别去,但我还是去了。不过,当时我没有上过师范学校,也没有进过大学的门,中学出来教中学生,心里还真有点发怵!”张桂梅笑着说。

张桂梅回忆,第一节课的铃声响了,她快步走进教室。讲台下面几十双黑亮的眼睛,可爱又逗人。激动之下,“同学们好”喊成了“同志们好”,哄笑声让她羞红了脸。

定了定神,开始讲《一件小事》,但没人看黑板,两个学生还在水泥地上玩起了抓石子。在学生的议论声中,她才发现自己的板书从黑板中间写到了右上角,怪不得越写越累!这时,下课铃声“救”了她,连“下课”都忘了说,年轻的张桂梅跑出教室,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饿着肚子,就听见敲门声响了起来。原来,班上几个学生见张老师哭了,端着饭盒来给老师送饭。张桂梅这才了解到,由于学校位置偏远,这个班已经几个月没有语文老师了。“老师回来吧,我们喜欢你的声音!”学生的话让她动容。她同孩子们一起回到班级,在门外看他们上课。晚自习时,张桂梅给孩子们补上了两节课,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

后来,张桂梅苦练一个月板书,送路远的学生回家,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渐渐地和学生关系更加融洽。这个班成了优秀班,张桂梅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说到底我是一名山村老师,是山里和山外的一座桥。知识改变命运,把孩子们送出大山,就是我作为*员老师的初心。”张桂梅说,从教几十年,她常想起第一节课,这节课一直提醒她: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了解他们大山里的生活,不能愧对“教师”二字。

永葆赤子之心

作为许多人偶像的张桂梅老师,有没有自己的偶像?有!那就是小说《红岩》里的江姐。少年时期的张老师,在学校里扮演过江姐;在女子高中,她用唱《红梅赞》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而今,虽已年过花甲且疾病缠身,她仍以江姐般的顽强意志,每天早起晚睡陪学生读书……

张桂梅像“蜡炬”和“春蚕”,把山里女孩送出大山、摆脱贫困,以实际行动践行脱贫攻坚精神。她始终以江姐为榜样,胸怀赤子之心,平凡人做出非凡事。从张桂梅身上,我们不难找到人生价值的答案。

(原标题:孙景坤、张伯礼、张桂梅……一起倾听他们的初心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宋豪新、辛阳、卢涛、余建斌、靳博、徐元锋

流程编辑:u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景坤张伯礼张桂梅一起倾听他们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