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瓜非彼瓜吃的瓜还有讲究让我们一探吃 [复制链接]

1#

一提起在哪可以“吃瓜”了,肯定有很多人来了兴趣。那么你知道这是吃的什么“瓜”吗?想必立马会有人联想到“西瓜”“甜瓜”等一系列“瓜”。不过这个词里说的瓜啊,不是水果类的瓜,而是瓜子。

吃瓜是指吃瓜子

这瓜子也有自己的一段历史。

吃东西一般讲求两个步骤,一是有料,而是有技术。

要吃了,那铁定是要选料的,选什么瓜的瓜子为宜呢?像苦瓜子、丝瓜子、冬瓜子这类,形状不适宜,让人没法畅快地“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好吃。古人一看,这总归不能浪费啊,起码还有点用才对。那就干脆入药吧。

那还有什么瓜子没吃过?似乎还有个西瓜。

吃瓜“历史第一弹:西瓜子

西瓜是北宋时期进入中原的,而在此之前进入中国还尽力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时期。多数学者认为西瓜的起源地位于非洲南部,后传到埃及,接着是才南欧和亚洲。

西瓜起源地是非洲南部

中原人最早是从契丹人那里知道西瓜这么个水果的,契丹的人的西瓜种子则是从回纥人那里得来的,后来他们教会女真人种西瓜。最后被出使金的北宋大臣带回中原。好,那咱就试试看这西瓜子能不能吃,怎么吃。

我们都知道,炒法是中国的独创“技术”。而炒法则起源于南北朝,唐朝少用于炒菜,到了北宋时期,炒法慢慢变多了,炒的食物也多了起来,各类食物都会被拿去炒一炒。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对于吃这件事总是有着无限的创造力,于是便自然而然把瓜子同炒法结合在了一起。结果炒完一尝,发现味道还真不错。后来,“瓜子”也跟着火了,炒瓜子就渐渐成为了当时幽州(现在的北京)的土产。再后来,西瓜子支撑起了长达千年的“吃瓜”习俗。

“吃瓜”习俗由此开启

不过真正成为一种风尚,则是在明代,就连宫廷里边也爱嗑瓜子。看影视剧我们都知道,一旦某样习俗要成为风尚了,那么和宫廷自然脱不了联系。而宫廷中最早关于吃瓜子的记载是刘若愚的《酌中志》,里面记录着明神宗“吃瓜”的喜好:“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红楼梦里也多有,“聚众吃瓜”的情节。坊间更是随处可买到炒西瓜子,一路走一路吃,好不悠闲。到了晚清,有人统计,上海城里的茶楼酒馆等地,每日的消耗瓜子数量为三十石(正式场合读作shí;1石相当于今天的斤)

明神宗

而在晚明从南美传过来向日葵和南瓜后,西瓜子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了挑战。但嗑南瓜子,则是在晚清时期流行起来的,葵花籽则是民国时期流行起来的。

瓜子是真的上瘾,一吃就停不下来。清代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就发现了中国人对于瓜子的偏爱,他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一个“一个啮齿动物王国”这类里的很多人“降生人间似乎只是为了来嗑瓜子”。

而后有人批判国民劣根性,“吃瓜”便成为了“看客”群体的标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