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不敢逞技能,唯有努力多一层。剖肝沥得点滴血,不枉我为中药人。
葎草是一种民间常见的杂草,田间路边乃至城墙院落,随处可见,其常见性和顽强性大概仅次于空心莲子草(“水豇豆”),除青海和*,全国都产。
葎草也是桑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本草。你要问,这葎草跟桑树相差那么大,怎么能同属一科呢?是植物学家在分类太粗心吗?不,恰恰是因为他们太仔细了。因为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形态特征,但是它们总有些特征保留着或改变很少。同科植物有的茎叶相似,有的是花相似,有的是种子相似,尤其是花和种子。葎草茎上有倒钩刺;单叶,对生,掌状、5-7深裂,裂片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齿,上面有粗刚毛,脉上有硬毛。
中医古籍对葎草记载最早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药用名称为“勒草”,言其“味甘,无*。主治瘀血,止精,溢盛气。一名黑草。生山谷,如栝蒌”,列为“中品”。
药理学方面,葎草的茎叶提取物在试管内能显著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葎草是一个偏苦寒的药。一般来讲,苦寒药,大多可以清热解*,抗菌消炎。《名医别录》称其“无*”。葎草虽是“草根级别”的中药,但其用途颇广。《中华本草》记载能清热解*,利尿通淋,主治肺热咳嗽、肺痈(肺气肿之类)、虚热烦渴,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疮疡,皮肤瘙痒。《新修本草》记载可以治疗淋病。《本草纲目》说可以敷蛇、蝎伤,在医疗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应急试试。《全国中草药汇编》说能主治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
葎草清热,但是性寒而味苦偏甘,不仅可以退实热,还可以退虚热。
中药就是这样,简单、朴实、神奇。
《普济方》用葎草捣烂取汁,治疗石淋。
《圣济总录》记载了“葎草饮”,就是葎草汁加醋,治疗膏淋。
《安徽中草药》用鲜葎草捣烂,用白糖或蜂蜜调敷,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用葎草、夏枯草、百部等份熬水喝,治疗肺结核。
近代有报道称捣烂外敷能治疗带状疱疹。
另外还有很多古籍记载,用葎草煎水外用,治疗皮肤瘙痒、痔疮、瘰疬、天疱疮、癞疮等。
上世纪70年代,北京的《制剂手册》有以葎草为君药的处方制剂,预防和治疗感冒。
葎草在田间滥贱如斯,却有如此多的功效,关键时候,或许能解人病忧。
多了记忆难支撑,半首打油省心神:
杂野葎草到处生,治疗石淋和疮疹。
在结石和皮肤疮疡瘙痒的时候试试葎草,毕竟“无*”,也不至于“葎葎无为”,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期话题:身似贫贱,妙不可言——那些你忽视的草根(2)——白英
您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