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后应该去改变。
分手当然是很痛苦的,已经习惯了这个人和这种生活方式,却被硬生生地撕开,那种无法呼吸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可以感同身受。
痛苦摆在眼前,我们会怎么做呢?
有的人选择带着伤痛草率跳进了另一段关系,用新人来掩盖自己的痛苦。但似乎看久了,就总觉得这些人不断得在做死循环,分了爱了,又分了又爱了。
有的人不愿意再走入下一段关系,直接给自己的两性关系划了休止符,只要不接触,就不会受伤害。
还有一种方式,把痛苦当成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把这些当成游戏里的关卡,每通过一关就能得到奖励:金钱、装备等,再急需力量打更难的关卡,直到通关。
那些草率进入下一段关系的人一直在打同一个关卡,那些不愿意进入下一段关系的人直接退出了游戏。而我们可以勇敢去闯,不会后悔,通关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只要一路打怪,就会发现:虽然分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感情创伤,但我们却可以找到极大的个人成长空间。
我们只需要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不被他人的节奏带偏。这里没有竞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
虽然每个人个性不同,成长环境迥异,但是在分手之后,都会经历一些类似的模式。
针对这些共同的模式,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帮助失恋的人尽快走出来。
写日记是排解情绪的很好的一种途径。当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化成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往往就像施了魔法一样消失了。等到通关那一天,回头再看这些文字,就可以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成长和改变。
第一道关卡:否认
我们的心理机制对于痛苦是有保护性处理的,我们能感受到的仅仅是能承受的痛苦,这样不至于崩溃。难以承受的部分别贴上了否认的标签放在一侧,等到我们的力量足够了才会被放出来。
有一句话:凡是能感受到的,都是可以治愈的。
否认会妨碍我们在“要不要分手”“为什么我要分手”这个问题上反反复复,一会儿一定要分手,一会儿又想复合。
想分手的时候,似乎内心没有准备好,隐隐觉得复合的日子不好过,内心的伤疤还淌着血;想复合,承认自己还离不开他,即使他伤我伤成这样,却还是想他,痛恨不争气的自己。
有些人自我评价低,不相信自己可以通关,有些人对痛苦太恐惧,无法通关。
回顾这段关系,其实很多问题早已出现,只是那些生活的惯性往往会让人们选择视而不见,有些时候把问题拎出来会让对方不愉快,会被对方当成大惊小怪,会破坏气氛。
爱情中有三个实体:两个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爱情中总以为人和关系都是永远的。
然而,人是会变的。
人变了,关系也会随着改变。
但我们的记忆里,对方还是当初第一眼的那个人。
所以,当关系不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自责,认为自己太作,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甚至于对方劈腿的时候,我们还会去找自己原因。
可以找,但要适度。
找完了之后,就要对自己说:这段自我评估,我会用在下一段关系里。我已经尽了全力,无需再努力了。
然后放手。
开始放眼未来。
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会为错过繁星而黯然神伤。
如果爱情中有第三方,我们往往会把愤怒对准第三方,而不是爱的那个人。因为我们隐隐觉得,第三方能给的,自己给不了。
也许她更漂亮,也许她家室更好,也许她更懂得体贴入微。
然而,在第三者出现之前,这段关系已经有了很大问题。
第三者是关系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结束已经是结束了。
问问自己:
?你和他曾是朋友吗?
?你们互相吐露过心思吗?
?你们共同的兴趣是什么?共同的爱好是什么?有共同的人生态度吗?
?你们的自我目标,互相设定的目标相似/相容吗?
?你们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合拍吗?
?对方让你生气的时候,你是直接解决、隐藏情绪,还是想要伤害对方?对方生气的时候又是怎么样呢?
?你们有共同的朋友吗?
?你们一起出席过社交场合吗?
?你们是不是给了对方独处的时间空间?
?你们互相信任吗?
?你们是否觉得彼此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必要的时候会做出一些个人牺牲?
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许有一点或者很多痛苦。面对这些痛苦,不抵抗。
诚实得回答完这些问题,我们会很自然得认识到,我们以为美满的关系其实早就走到了尽头。
承认我们的关系有了问题,承认自己也是问题的一部分。不再把矛头对准社会、原生家庭、异地或者第三者。
接受,正是“否认”最重要的积极面。
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做到这一点。同时,记住,没有必要为接受分手这个事实而背上重重的负疚感。
成功的爱情关系很复杂,不是坐上时光机带着现有的认知回到从前就能改变的。
到现在,我们可以好好的哭一阵了。之前,也许哭的是自己的不甘心,现在哭的明明白白。
这个时候,也许自己点泄气。接受现实总会是这样的。
如何才能接受分手这个事实呢?
自我价值越高,就越容易接受分手这个事实。
如果很难接受,说明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
就像做作业,做到一个难题做不出来,才发现是上一年的某一个公式没掌握好。
看,错题分析如此重要。用在感情里也是一样。每一次难题就是自我的跃升。
把
当我们越来越靠近分手这个事实,我们的痛苦也越来越清晰。这背后的积极意义是:我们的承受能力变强了。那些放在袋子里的贴着否认标签的痛苦也出现了自己的眼前,因为你已经可以承受了。
我们可以把分手当成自己的成长,让自我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是在伤口里自怨自怜。
也许有些人会愿意和前任复合,这样关系有了,就不需要自我成长了。可是人还是那个人,即使关系复合了,你想要的那种状态是不会自然而谈得掉在你的篮子里的。
除非双方都自愿经历个人成长,否则你们的关系只会停滞不前。
即使要和前任复合,也要独自经历个人成长,这样才会让关系有新的不同,而不是只在一个层级上打转。
先花点时间完成下面的清单,看看自己是否准备好继续前行了。诚实的面对自己。也可以做了一次之后,觉得状态还不够,等状态好了再评测。
?:我能够接受自己已经分手的事实。
?:告诉朋友亲人自己已经分手时,我并没有感到不安。
?:我开始有些明白为什么我们分手了,这有助于我克服想要否认的念头。
?:我认为,分手虽然痛苦,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经历。
?:我准备好致力于个人成长,以期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我想要先成为幸福的单身人士,然后再认真地找另一段恋情。
?:即使我和前任打算复合,我也会继续努力地实现个人成长。
恐惧鞭策我不断地求改进,因为没有比恐惧更强烈的感受了。
失恋的时候,会有强烈的恐惧感:我很害怕。
这种感受如此鲜明,让我们几乎无法动弹,像一块巨石压在我们身上,让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几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每个人都试过被恐惧掌控生活的感觉,就像在悬崖边,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连旁边人的帮助都不敢理会。
恐惧会阻止我们开始。我们本来想着打败失恋打败分手的痛苦,但恐惧会让我们停滞在原地,深深陷在强烈的感受之中无法迈出第一步。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各式各样的恐惧,听*故事后睡不着的恐惧,上台演讲的恐惧,怕被人议论的恐惧,怕出错的恐惧等等。这些恐惧会让我们心跳加速、脸红耳赤,说话声音颤颤巍巍,这些感觉,我们会记住,但不会那么深刻。但失恋的恐惧,就像一个人抓了各种负面情绪揉进面团里,还放进蒸笼里把面团涨大了好多倍。
在失恋里,痛苦让我们无法呼吸,恐惧会让我们甘愿时光静止,不去面对明天。
如果把闯过分手痛苦当成一场游戏,我们在游戏开始之前,被恐惧掌控的我们会联想:
?:万一挂了怎么办?
?:早知道这么担心害怕,不打游戏就好了
?:那些队友会怎么看我?
?:如果拖累了队伍,再也没有人愿意和我组队了。
一点点恐惧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但如果这些情绪太重,哪怕我们有最好的装备,在打游戏的时候也会发挥不好,甚至临阵脱逃。
不要以为变优秀就不会恐惧,谁都有各式各样的恐惧。恐惧很公平,绝不势利眼。
因为六岁时老师的一场团队建设活动,美籍华人蒋甲成为没有收到礼物的三个人中的一个,这个怕被拒绝的恐惧一直延伸到了自己去了美国成为了市场经理后打算开公司的时刻。
就像我们一样,他选择了否认,选择压抑。直到想要追求更大的梦想时,这个被压抑的恐惧跳出来,让你不得不面对。
怎么处理恐惧这种情绪呢?
?、最恐惧的是未知
想想上台演讲,我们怕自己忘词,怕台下人的目光,怕自己搞砸,双腿双手发抖。
当我们上台演讲的次数一多,我们就没有那么害怕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了解了。
所以,对待未知,我们仅仅需要拿一支笔一张纸,写下来自己的恐惧。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非常有用。
分手,怕什么呢?怕以后不被人爱,怕被人笑话等等。
?、因为恐惧而不敢面对的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说,怕什么就来什么,越是你怕的,越会大概率来到你的身边。
比如说,怕被拒绝,那就回想方设法避免被拒绝。我不提要求,连被拒绝的机会都没有,我就不用怕被拒绝。但这样,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孤傲内向,难以接近。
又或者我们可能你一味讨好别人,不敢表达愤怒。这些行为会增加了我和别人之间的心理拒绝,别人觉得你不好相处,感受不到真实的你,觉得你不真实、不诚实,更有可能拒绝你。
所以,想要恐惧不来临,不想让最怕的事情变成真的,最好就不要否认他们的存在,而是坦然面对。
美籍华人蒋甲6岁时体验到了被拒绝的恐惧,当他30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时,在一次可以获得投资的项目上他再一次被拒,他又想跑,但转念一想:比尔盖茨会因为一次被拒而放弃开公司吗?不会。所以他就开始郑重得面对六岁时深埋心底一碰就炸的怕被拒绝的恐惧。
当我们开始打定决心把恐惧从内心深处拖出来第一次仔细打量的时候,我们先要看清楚自己到底在怕什么。
分手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害怕未知的未来
很多人都怕*,但我们到底是真的怕*吗?我们谁也没见过*的样子,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到底怕的是什么呢?
我们不了解*以及各种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的恐惧是真实的,但我们害怕的东西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分手,我们害怕一个人的生活。难道我们以前就不是一个人吗?
往深里看,我们害怕的自己想象中的独身生活。
既然是想象,但就不代表是真实的。我们如此恐惧,以致把想象当成了现实。
看穿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坦然一点了。
?、我被抛弃了
我被抛弃了,这一点激起了我们童年时被抛弃的情绪。妈妈对我们说,你再哭,我就先走了。生存受到威胁的我们止住了眼泪,情绪却压抑进了潜意识。
当在感情中遭到分手的时候,潜意识的被抛弃引发的恐惧瞬间淹没了我们,以致于我们又感受到了被母亲抛弃自己无力生存的情绪。
?、别人怎么看?
我是个失败者,我留不住他,我还能留住什么。
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他们似乎在背后议论我,同情、耻笑、嘲讽、怜悯,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尴尬、局促、羞愧。
?、担心找不到懂我的人倾诉
我想要找人倾诉,可是他们会懂我吗?
如果我找人倾诉,他们还笑话我,那我岂不是被二次伤害?
?、害怕愤怒
从小被教育成一个乖小孩,要懂礼貌,要懂得为人着想,要时刻微笑,要可爱。
甚至,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妈妈教育我们要忍要让,要以德报怨。
自己愤怒的时候张牙舞爪的时候总是被他们贴上标签:你不可爱了。
这样,每次我们愤怒的时候,都会响起警报:这样的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失恋的时候,愤怒像潮水一样袭来,裹挟着以往被压抑的愤怒,我们控制不了自己,我们担心自己的愤怒让我们做出傻事。
?、害怕独自一人
已经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习惯了有一个人和自己密切相连,我的喜怒哀乐有人一起分享。
被爱的时候总觉得有人依靠,当不被爱的时候似乎世界上天地茫茫只有自己一个人。
那种天地之间只有一个人的感受太孤独了。
然而,我们绕过这个主观感受来看看现实,我们还有朋友还有家人,我们不孤独,我们只是从一段特殊的感情里抽身出来,回到原来的社会关系里。
?、害怕不讨人喜欢
当我们眼里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像被拴上链子的狗,别人笑一下,我们就摇摆尾巴,别人黑一下脸,我们就悲伤,仿佛世界就塌了。
只因我们眼里只有他一个人,我们的情绪随着他一起一落。
可现在,关系结束了,那种感受却还残留至今。大脑还想维持着多巴胺分泌的感觉,我们暂时无法抽离出在感情中我们患得患失的状态。这需要时间。迟早我们都会意识到,一个人不喜欢我了,还有很多人,他们会比前任欣赏我的。
?、害怕受到更深的伤害
爱的有多深,伤得就有多痛。
白天还可以强颜欢笑,晚上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开始生根发芽了。
哭的撕心裂肺也换不来前任的回头一眼。
很想再看他一眼,但更怕的再被他告诉:我不再爱你了。
曾经想和他一生一世,偏偏他就走了。
从来没有受过如此大的伤害。我担心再来一次,我连外表的坚强都装不了了。
?、害怕改变
在和他一起的日子里,哪怕吃苦也觉得很有希望。可他走了,就这样离开了我的生活,我突然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我做不了任何一个哪怕再小的决定,有什么东西从心底的最深处被抽走了。
我该怎么办?为了不要见到他,我要一辈子躲着他吗?为了想要有人爱,我要改变自己吗?像他说的再温柔一点,听话一点,懂事一点?
列出了这些恐惧以后,可以试着和恐惧做朋友。
有些人会用更可怕的恐惧来替代失恋的恐惧,例如极限运动。这种方法饮鸩止渴的方法鲜有成效。
我们会因为分手丧命吗?我们会因为分手地球停止运转吗?
为感情自杀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在地球上活的好好的的。
无非就是难受了一段时间。
当我们意识到了失恋后面对的现实最差的样子,我们就可以开始思考:分手会引导我们转变,引导我们会更深刻的感受到人生。
恐惧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没有了恐惧,我们置身于危险的场景而完全没有警觉。
情感上的恐惧也是如此,它的感受如此之强烈,也是在保护我们在认知失调的时候不要轻易陷进另外一段关系。
恐惧也可以变成动力。
我们人类,正是因为对大自然的恐惧所以发明了火,发明了工具,发明了科技,让我们从饥饿解脱出来,让我们可以把猛兽关进动物园。
情感上的恐惧也可以鞭策我们做更好的调整,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以及如何辨认和防范渣男。
蒋甲制订了一个方案,出门找拒绝,持续30天,拍下视频放在自己的博客里。第一次他找了一个壮汉借美元,当被拒绝的时候他跑了,回头再看录像,他发现他太害怕了以致没有发现,其实对方并没有生气。第二次他就打算不跑了。就这样,30天,他找到了面对被拒绝的恐惧的方法,开了公司,被邀请上TED演讲。
征服恐惧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充分感受到它们,并且走出去。
你需要做的是面对自己的恐惧,接纳、容纳、征服,穿越它们看到以后的自己。
冥想、瑜伽有助于我们情绪平稳,可以上网搜寻关于冥想的办法。
当我们实在无法克服恐惧,我们也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一生帮助自己走一段难走的路。
分手,痛彻心扉的经历,会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恐惧。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恐惧,我们不得不面对他们,走过了一场独自的旅行,最终和恐惧做了朋友,这段经历,是分手赐予我们重生的契机,是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的一步,是我们化茧成蝶的一部分。
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这里有一份清单,可以帮助你认识自己有没有彻底走出恐惧。如果没有走出,那可以再按照上面的方法多践行,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就更多。
?:我已经认清了镜子的恐惧,并且列出了清单。
?:我已经找了朋友或是愿意帮忙的人一起谈论我的恐惧清单。
?:恐惧可以成为我的朋友,我正在学习这一点。
?:我正把恐惧从一种让人无法动弹的感觉变成动力。
?:通过直面自己的恐惧,我更加了解自己了。
?:我经常进行深度放松练习,这样做能帮助我们处理自己的嗯恐惧情绪和日常压力。
我们都是夜里崩溃过的俗人。
失恋,会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孤独,在白日里还能强颜欢笑,在夜里,无数的情绪涌来,瞬间让我们崩溃成碎片。
但即使在孤独里,我们也要吊着一丝警觉来看待自己如何度过。
?:退缩
在这个阶段,人会躲避,会幻想。
孤零零得把自己关在寝室里,眼睛看着天花板,就这样可以过一个晚上,以为把自己藏起来,就可以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悲伤。
在这个时候,寂静提醒着你,你的伴侣离开了。
昔日让你高兴的事情你提不起兴趣,那些歌听着听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你很想抓住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去倾诉,去哭诉,把自己的痛苦全部说出来,反反复复得说,把自己绑在他们身上,我需要照顾,我需要别人。好羡慕那些孩子们要不到东西就在地上打滚的样子。可惜,我们长大了,想要打滚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默默一个人消化,怕别人厌烦。
?:忙碌
有的人为了抵御孤独,把吃奶的劲拿出来把工作、兴趣爱好填满自己的生活,满满当当,唯恐有一丝独处的缝隙感触到孤独。
有些人挑战那些平日不敢挑战的游戏,蹦极、坐山车,用肾上激素分泌的心跳感覆盖让自己动弹不了的孤独。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狂欢,好过一群人的孤独。
逐渐地,他们疲惫了。那些外在的喧嚣,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那么一点点兴趣覆盖不了心底的疲惫和空虚。当潮水褪去,表面的兴奋没有了,孤独分外凄凉。
原来逃避孤独只会更加孤独。
?:自洽的孤独
不再忙碌,不再退缩,不再逃避,我们那颗心才真的进入到了真实的孤独。
独自一个人也自在。
你可能会选择一个人在家,看书,看不下去换一本书,再换。打开电视机,看了一会,又好像没看进去。
没有选择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外出,最大的空间留给了自己,怎么样你都接受。
当我们勇敢的面对孤独的时候,孤独就失去了控制我们的力量。当我们认识到人与生俱来就是孤独的,就容易接受的多。
同时,孤独也能疗伤。一段时间的孤独能够让你自省反思,以及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内在的充实和力量取代了空虚和虚无。
当你发现一个人也能过得好好的时候,不再依靠他人的陪伴,你就朝着独立迈进了一大步。
在这个阶段,希望你放慢脚步,不要急于寻找新恋情。
善始善终。因为爱情进入爱情的镜面是什么呢?
为了逃避孤独而开启一段恋情,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吗?我们的人生如此短暂,何必把时间都浪费在质量不高的恋情上呢?
我们需要学会独处,至少要单身三个月。
失恋的时候很痛苦,这往往给了一部分人错觉:只要我不是一个人,只要我有恋人,我就不痛苦。有了新欢,我就能够忘掉旧爱,真的是这样吗?
失恋痛苦,大脑习惯了多巴胺的分泌,突然分手让大脑不习惯没有多巴胺分泌的时光,会让我们难受,类似于戒网瘾的样子。
如果我们认同大脑的反应,那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自身的需要呢?我们需要的是成长,而不是满足。
以新恋情来摆脱失恋的思维,存在一个前提:人,不能没有恋人。
有人问,失恋了刚好有人向我表白,我当然接受,我又不傻。
是啊,失恋了刚好痛苦着呢,有人陪伴,有人安抚,有人爱刚好证明是前任瞎了眼,我过得那么好不就是对前任最大的报复吗?
然而,这还真的是一个伪装的很好的深坑。
?、失恋期你的需求很高,很容易将就陷入不良关系里。
有一个女性咨询者在失恋以后,被大十几岁的已婚男乘虚而入,成为了他不吵不闹的地下情人。
本来是失恋以后发现自己的短处:朋友少、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领,社会阅历少,正是要趁着失恋期发愤图强填补短处的时候,她却选择了情感依赖,她肯定一开始也没想着要发生什么,只是拿住一根救命稻草找人聊聊天,没想到一点一点得建立信任后把身心付出去后,赔掉了整个人给一个渣男。
失恋期间,判断力下降,自信缺失,极度需要外界的认可。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过来嘘寒问暖,甜言蜜语,你就很容易觉得他就是上天派来踩着五彩祥云接你去幸福的真命天子。他拯救你于水火之中,他就是白马王子。
在你极度需要人陪伴的时候,还会理智地对他进行评估吗?
即使在正常的恋情里,我们都会选择性失明。那在虚弱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和嗜好就更难发现了。
想想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她总是奋不顾身得投入任何一个对她好一点点的男人,就像一只在风雨中惊慌失措的猫,找到一片叶子也会当成一个家。
这样的我们,还能在感情中保持高姿态吗?
?、你的自我定位并不高,能否找到那个势均力敌的恋人呢?
失恋以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受损,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甚至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
自我定位出现了偏差以后,我们吸引来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实力,不知道自己会成长为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空间有多大、潜力有多强,这个时候,我们轻易得进入了一段前途不明的恋情,在混沌中你能收获到你想要的互相成长的恋情吗?
如果只是为了把你从失恋的泥坑里捞出来,那么,你的前路将会因为这个错误的选择而布满更多的坑。
?、你没有时间审阅上一段感情的问题,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
像做题一样,做错了,我们复盘一下,找个错题本,记录下来,想清楚自己犯错的原因,是马虎大意的态度问题还是知识点没掌握的技术问题,是没神好题还是忽略了重要的信息,想清楚了,这个错题的价值就出来了,以后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在情感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借助失恋以后的孤独期间来审阅、复盘感情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对方需要安抚的时候自己没有安抚,反而沉浸在情绪中没有出来,没有看到他的需求
我们到底是用情绪来吵架还是为了事实吵架?
当他生气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应对的?是像小孩子一样更生气还是穿越那些情绪看到他背后的需求?
在他伤心的时候,我是拿女性思维缠着他说出来还是理解男性思维让他安静的呆着?
有太多的姑娘不能面对痛苦的结果就是选择不顾一切让一切恢复原状,着急挽回复联,仿佛镜子碎了就能拼起来一样。
如果我们选择熬过去,熬过去失恋的最初阶段,度过了最难熬的自我否定期后,我们开始反思这段感情中的问题,我们的感情才真的让我们得到了成长,而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有一位女性咨询者,离婚后就收到了一个条件很不错的官二代海归男人的表白,诱惑很大,但她拒绝了,她想冷静3个月,当她冷静以后,也发现了一个事实:这个时候来接近她的男人很大程度上是有问题的人。
事实证明,失恋期的单身阶段是我们这辈子宝贵的财富,大部分的成就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
当我们真正接受单身,享受单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充盈的。我们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提高。
当没有感情羁绊的时候,我们提高自身的速度也是快得惊人。
这一切恰恰也是因为我们单身,这段期间,我们的梦想、行动都是基于自己的本心,都是为了自己,这段时间,我们离自己的内心最近,我们听到的都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没有任何杂质,我们就像一汪清水,照旧了自己原本的样子。我们学会了为自己的将来负责,我们的目标是坚定的,梦想是清晰的,行动是踏实的,我们不会为了以后的恋人就轻易改变。
正因为无可依赖,我们不得不学会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扛,扛过去了发现也不过如此,我一个人能过得很好,这就是我们的底气,我们很清晰地知道我们不缺失什么,我们不需要为了那么一点点好就和自己并不适合的男人走进一段关系里,我们的眼睛更加清亮,在选择恋人和恋情上我们拥有了底气之上的鉴别力。
我们依然相信爱情,在自己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的情况下我们的框架和标准越来越清晰。
我们也希望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能自己熬过孤独的人,是一个对自己有更清晰了解的人,那些混沌的,盲目的在感情里原地打转的人,再也入不了我们的眼了。
不再害怕孤单,这恰恰是熬过孤独,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我们知道怎么取悦自己,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开心,我们不想花一分钟在不值得的恋人和朋友身上。
我们知道了如何度过孤独,我们也知道了如何进入一段恋情。
单身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这就是我们遇到下一个高质量恋人和高质量恋情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过关条件:
来测试一下独处的能力吧。
如果下面大多数问题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具备了健康的独处能力,你可以继续打怪了。如果超过三问题是否定的,那说明你还需要在这个孤独阶段停留得久一点。
?:我不再忙碌不堪,而是更多地把时间留给自己。
?:以前我长时间工作,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现在我不这样了。
?:以前我虽然不喜欢一些人,但还是和他们一起玩,为的是逃避孤独,现在我不这样了。
?:我开始花时间做那些对我而言重要的事情。
?:我不再躲在自己家里或是公寓里。
?:之前,为了逃避孤独感,我急于寻找新恋情,现在我不再这样了。
?:即使一个人做事情,我也感到满足。
?:之前孤独感控制了我的行为,现在我在改变。
?:独自一人,单独行动,我也觉得自在。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