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九眼桥
九眼桥,相信没得哪个成都人不晓得这个地方,曾经的九眼桥承载着无数老成都人的酸甜苦辣。
在解放前,九眼桥除了是成都最大的水运码头外,还是一处让人心酸的地方,由于水运便利、离城近,这里曾经是成都最著名的“人市”,所谓的“人市”,其实就是以前的人口贩卖市场。九眼桥的“人市”存在历史久远,过去因为饥荒、战乱、疾病等导致很多家徒四壁、走投无路的贫穷人家都会把儿女送到“人市”进行贩卖,成都城内很多大户人家和天涯石的妓院都会到此物色人选。
解放后,存在久远的九眼桥“人市”被取缔,曾经让人心酸的九眼桥才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慢慢远去。
拆除前的九眼桥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活跃,“打工”一词开始出现,第一批进入城市的打工者都是敢拼敢闯的人,不少人也确实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从80年代开始很多人在春节后就开始忙于生计了。
在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九眼桥是成都进出川东、川南的主要通道,人流量很大,每年春天进城找工作的人们就开始聚集在桥头的路边,黑压压的一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九眼桥劳务市场。
90年代是九眼桥劳务市场最鼎盛的时期,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还有很多人因为劳务市场的存在尝到的甜头,赚得盆满钵满。那年头,光靠替人写招牌的人,一天就能进账上千元。然而,随着九眼桥劳务市场的兴盛,这里也逐渐从光彩的一面变成了成都最具灰色的地方。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提到九眼桥,你会想到什么?
“我想买辆自行车。”“去九眼桥买噻,便宜得很,随便选。”
“他有驾照好多年了。”“是不是哦?技术那么歪,驾照在九眼桥办的?”……
“小妹,找工作哇!”“我这儿的工作多,又轻松又不要学历,还包吃包住。”
从这个时候开始,九眼桥逐渐沦为了“盗抢二手车买卖”、“歪假证件交易”、“坑蒙拐骗偷”、“牛皮癣小广告”等鱼龙混杂之地,只要到了九眼桥,一大群人像苍蝇一样追着你揽生意,“盗抢”、“歪证件”也就成为了九眼桥的代名词。那个时候,只要一提起九眼桥,就是恶名昭彰,成了市民茶余饭后打趣的谈资。
年9月,九眼桥劳务市场进行了搬迁,从此,在九眼桥经历了十几年风雨的坝坝市场,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九眼桥的代名词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成都记忆:金马街上的“大德国领事署”
四川记忆:上世纪60年代,宜宾市曾经痛失四川汽车制造厂!
成都记忆:建筑工人新村—曹家巷
四川记忆:曾经辉煌一时的广岳铁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