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麻山传奇丨黔南赓 [复制链接]

1#

30多年前,在一个“不具备生存条件”的严重石漠化山区,为了生存,大关村人拿起手中的钢钎、铁锤,奋力砸向了万年顽石,苦干十几年,终于让石山上“长”出了水田,结束了大关村吃不饱饭的历史。  
  如今,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关精神,在黔南大地传承,各族群众赓续大关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清水河大桥(通讯员甘晗轩摄)

大关:劈石造田的喀斯特奇迹

7月27日,记者走进罗甸县龙坪镇大关村。虽然盛夏烈日当空,但一派绿意葱茏的大关村,却拥有着夏日里难得的清凉。
  茂密的森林里,虫鸣鸟叫传来,森林下面生长着岩黄连、铁皮石斛等中药材,森林旁边的田地里,长着绿油油的庄稼……80%的森林覆盖率,优越的生态环境,很难让人把这里与“喀斯特山区”“吃不饱饭”等词联系到一起。但,曾经的大关村,就是一个石漠化严重、吃不饱饭的地方。
  为了生存,几十年前,大关人劈石造田,在喀斯特山区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推开大关精神陈列室大门,一把锈迹斑斑、头部变形、手柄破裂的铁锤,一只开口的铁瓢,一只生锈的铁鼎锅……看着这些老物件,74岁的李必兴老人向记者讲起了大关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罗甸县龙坪镇大关村(通讯员刘文俊摄)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大关村石漠化严重,全村亩旱地分布在多个山垭、窝凼和陡峭的石头旮旯里,90%的山坡超过25度,全村找不到一块超过10平方米的自然平整地。年,全村人均粮食持有量仅斤,人均纯收入45元。
  李必兴老人的妻子,68岁的彭永芬还记得当年的日子有多么艰苦:“我是从有米吃的地方嫁来大关的,来了之后,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有米吃,平时都只能吃苞谷饭。”
  李必兴也想妻子吃上白米饭。但,大关村的土太薄了,“一下雨就把泥巴冲跑了,最困难的时候,苞谷饭都吃不饱。”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村民也曾经想过搬离这里。他们去考察过平塘县的大塘镇,但是那里海拔高多云雾,粮食产量低等原因,让村民放弃了离开的想法。
  怎么办?
  苦熬不如苦干!没有田,大关人要劈开万年石,在石山上造田,开出一个米粮川!
  年冬天,大关村的岩山上响起了凿石的声音。那是何元亮和李必兴、李必先两兄弟在村里的顽石上劈石造田,向贫困宣战的号角。
  经过一个冬天的忙碌,三人凭着钢钎、大锤,硬是在石头上造出了村里0.2亩的“大关第一田”。
  造田成功了,村民沸腾了。年,大关村召开党员群众大会,村支书何元亮发动每家每户造田,并拟定了五年每人造田0.5亩的计划。
  李必先老人还记得当年的造田情景。“那个时候,只要有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开山造田。”
  当年,为了造田,大关人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下蛋的老母鸡、准备过年的年猪都不留了,换来了钢钎大锤。没有雷管炸药,先火烧再水泼,硬是让万年顽石开了“花”。
  “泥巴太金贵了。我们先把石缝缝里的泥巴抠出来放好,再用炸出来的大石头当地基,再铺上细石子夯平之后,才把泥巴回填。造一亩田,平均要翻动石头立方米,填土立方米。”李必先说。
  彭永芬老人还记得,造田那些年,一到冬天,手被寒风吹裂了口,一用劲,手背上全是血珠珠,痛得钻心,当老人一声不哼,埋头造田,“我只想早点把田造出来!”
  年,村民王明华、熊国碧夫妇因无钱买炸药,用火烧石头,用水浇石头致石头破裂,一年中造出0.3亩“火烧田”;
  年至年,村民庄明光夜以继日拼命造田0.7亩,由于过度疲劳,点燃炸药导火线后挪不开脚步,被炸药炸伤一只眼睛、炸断右手三根手指,该田被命名为“血田”……
  12年,男人抡大锤,女人掌钢钎,老人小孩砌石抠土。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大锤砸坏了、钢钎砸短了、顽石终于在大关人的手中变成了多亩水田,遍地顽石的大关终于变成了稻香一片的米粮川,大关村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大关村苦干12年挖掉穷根》的消息,称大关精神“不仅战争年代需要,和平时期同样需要;不仅贫困地区需要,富裕地区同样需要;不仅农村需要,城市各行各业同样需要。”
  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大关精神像一束闪耀的光,无论何时,都传递出鼓舞人心的力量。罗甸:书写麻山传奇

位于麻山腹地的罗甸,贫困,曾经是这里背负了千年的重担。
  这里曾经是全省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县份,属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革命老区县及贵州省“14+2”深度贫困县。
  但,贫困,又何曾压倒过罗甸人民的精神脊梁?
  年,大关村响起的那阵劈山造田的“当当”声,不仅吹响了大关人像贫困宣战的号角,也激发了罗甸人民以更大的热情,挺起精神的脊梁,在“苦干实干、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关精神滋养下,向着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奋斗!
  在距离大关村不远的沫阳镇麻怀村,女党员邓迎香被大关精神感动,发动村民,拿起手中的锄头钢钎,不等不靠,一锤一镐,砍山凿石,从大山的肚子里凿出麻怀隧道,创造了感动全国的“麻怀干劲”;
  同样是在沫阳镇,一个外来媳妇儿胡天英,跟着“红水河畔女财神”李桂莲学习早熟蔬菜种植技术,并把技术在沫阳推广,让“天然温室”罗甸成为早熟蔬菜大县,带着村民一起奔向了富裕。因为带民致富成绩突出,胡天英先后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先进代表、全国农村科技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
  在罗甸四小,“校长妈妈”汪付珍,自年以来,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一线,将青春与智慧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温暖了上千名留守儿童,并于年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罗甸县在向贫困斗争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罗甸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先后涌现了“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罗甸减贫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标签,终圆千年脱贫梦。

罗甸县木引镇移民安置点(通讯员刘文俊摄)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罗甸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举全县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接续发起了春季攻势、夏季比武、秋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和“五个专项治理”等集中攻势行动,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2.96万户12.3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于年3月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由年的.36元增加到年.32元,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彻底撕掉了困扰罗甸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提前一年出列。
  如今的罗甸,阡陌交通打通山里山外,工业农业齐头并进,城市建设美好宜居,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但罗甸人奋斗的脚步仍未停歇。罗甸县委书记梁玉林表示,全县干部群众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牢记嘱托守初心、感恩奋进担使命,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在新征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黔南:向着美好出发

大关精神,早已经融入黔南人的骨血。在大关精神的滋养下,黔南州涌现了“麻怀干劲”等精神榜样和长顺“背篼干部”、荔波“伙计干部”、龙里“快递干部”等一大批践行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基层干部群像,构筑起了黔南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精神高地。
  人,一旦迸发了精神动力,就拥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在精神力量的感召下,黔南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创造了发展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特别是过去五年,黔南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发展战略,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接续创造了振奋人心的业绩。

春到茶山喜采茶(通讯员卢桃摄)

经济实力赶超进位,发展成绩振奋人心。全州GDP达.4亿元,是年的1.77倍,年均增长9.4%。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从第6位跃居第3位,从全省第5位跃居第4位,综合测评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脱贫攻坚全胜收官,决战成果振奋人心。全州92.9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4.73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好日子,在全省三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交通建设取得突破,通达条件振奋人心。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0公里、路网密度全省第1,“村村通”“组组通”目标全面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地位日益凸显。
  靓丽名片闪耀全国,品牌效应振奋人心。“中国天眼”建成运行,探寻宇宙成果丰硕,大国重器享誉世界。高标准建成绿博园,高质量举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生态之州名片更加靓丽,绿博黔南闪亮全国。“都匀毛尖”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十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民族团结凝聚合力,示范样板振奋人心。把党的民族政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称号,民族团结和睦指数和进步指数均达%,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黔南样本”。
  这些发展背后,离不开每一个苦干实干的黔南人。他们中,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邓迎香,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身残志坚的“矮哥”王华银,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带领移民群众走上致富路的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
  如今,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黔南各族群众将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创新黔南、智慧黔南、绿色黔南、民族团结示范“六大引领工程”,力争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力争在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位次前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万元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开放水平、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迈上新的台阶。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黔南各族群众必将赓续大关精神,向着美好生活奋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

编辑刘思博

编审王璐瑶韦一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