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寻踪济南玩家二十三齐兆山草根老齐的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里治疗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主笔:奚道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资深媒体人,主任编辑。

顾问:苏斌,医院宣传部,院报编辑,省书协会员。

济南有个草根陶艺人老齐,叫齐兆山,生于济南五里牌坊,从小喜欢捏泥人长大,自己图个乐儿。近几年名声却不胫而走,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社会成功人士收藏,年受邀走出国门,走上传统文化国际交流的舞台。但老齐还是那个老齐,不喜名利,继续幽居山村捏泥人。老齐还有一个情结,就是要用陶艺再现老济南的段店集马市盛况。

农家院里,出陶艺绝活

我们找到老齐,是在济南南部山区高而乡一个山村小院里。住在山村,老齐的面貌与乡间老者无异,头发花白,背有点儿驼,身着一件黑色夹克棉袄,至少穿了十年以上,已褪成斑驳的紫灰色。老齐满眼带着笑,已备了茶水招呼客人。

小院三间正房,院子里支起一个塑料顶的小棚,下有一桌四椅,平时作为他捏泥人的工作台,也是招待客人的茶桌。桌上已摆好了一组茶具,粗糙古朴的陶壶、陶杯,都是老齐自己烧制的。

我们提出先看老齐的陶艺作品,老齐就忙起身带我们观看。院内靠西墙有一张方桌,上面就是一组陶艺作品,十几匹马,或站或卧,姿态各异,马群中间有五六个陶人,在低首交谈的样子。老齐说,这是他创作中展现济南段店集马市的一部分。

创作中的陶艺作品“段店集马市”(局部)

院子里立着两台小型汽窑,都是老齐自己加工制作的。他打开一窑的门,里面的炉架上摆放着几件待烧的茶具和三两个陶人,凑够了一窑,就可以开火烧窑了。院里还有一面废弃的磨盘,用石块、砖头支起来,上面放着老齐干电气焊和制陶的一些用具。

进了堂屋,正厅就是老齐陶艺作品的陈列室了。房间里没有展柜,有两张农村常见的方桌和贴着两面墙用木板支起的条案,桌子和条案上摆放着老齐创作的陶艺作品:有齐鲁名人孔子、扁鹊、李清照、辛弃疾等,有财神、寿星、佛像及其他各色人物,有骆驼、马、羊、驴子等动物,有各式各样的陶罐、陶壶、陶杯等。房间东墙被高低错落架设的多层短木板分隔成一面展示墙,展示着老齐历年来参加各类展览、比赛的作品及获奖证书,既有各种陶艺,还有面塑、铁艺、木艺的小制作,像微型自行车、独轮车、马来铁塔微缩模型等,真是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从房梁上悬下来一块木刻牌匾,为这间展室命名曰“潝林艺坊”。

看老齐的陶塑作品,都有一种敦厚、朴拙、生动的原生态气息。他的人物雕塑,兼具写实和写意的特点,特别是人物情态丰富、眼神生动,无论人物大小都能显现出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还有颇具动感的肢体语言。儒学先师孔子眼神深邃凝重;医圣扁鹊目光则温情和煦。

陶艺作品“扁鹊”

老齐自称草根艺人,没有学历,也没有名气,但他的作品会先声夺人,尤其受到圈内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因无钱买成品的窑炉,到年他才自己加工制作了第一座汽窑,烧制的第三窑陶艺作品是受济南宏济堂委托,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烧制的“阿胶制作场景”,这组作品有20多个人物、桌椅炉灶及多种器具组成,成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年,河北沧州博物馆要定制一套陶艺“仿汉杂技俑”,提供了汉墓出土文物的图片,找过国内多位陶艺大家,都不敢接活,最后被老齐接了下来。一套生动形象的“仿汉杂技俑”很快出炉了,受到国内同行一片赞叹。

陶艺作品“阿胶制作场景”(局部)

谈话间,老齐拿出他制作“仿汉杂技俑”的一组试验品——叠罗汉。整件作品由7个杂技小人摞成5层人塔,7个小人动感十足,神态各异:有的满脸努劲、面部扭曲;有的肩负重压、强作苦笑;有的展示身姿,面带调皮。整座人塔有些歪斜,但竟能树立在桌面上而不倒,这不仅有泥塑的技巧,也体现出力学的设计。茶桌上还摆着一件老齐心仪的陶人,可称为“一体两面双身人”。这本是一件陶人,头部是可以转动的,面带微笑,身体前后两面姿态不同,看起来都是正面。从一面看,陶人袖手俯身,目光平视,一脸谦恭;若将脑袋转到另一面,则变成了仰视,此时背手拱腹,气度轩昂。哈哈,这件作品设计虽简单,但构思巧妙,很值得玩味。

一体双面陶艺人“恭”和“傲”

最后,老齐向我们展示了平时秘不示人的两对“压箱底”小陶人,一对罩在花生形的外壳里;另一对则隐在桃形外套里。这确实曾经是民间女儿出嫁时压箱底的嫁妆,具有浓厚的性启蒙传统气息。

五里牌坊,捏泥人长大

齐兆山是年生人,老宅在济南五里牌坊。当时的五里牌坊是济南的郊区,是由上世纪20年代一些贫民在此搭棚栖身逐渐形成的居民区。五、六十年代这里是济南的建材基地,有烧砖的,有烧石灰砸石子的,齐兆山的家附近有多处石灰窑。文革时期,济南市郊到处挖防空洞,此处遍地都是泥巴,八九岁时的齐兆山喜欢玩泥巴,捏泥人、动物、手枪等,这给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那时小学生上课也不正常,玩泥巴伴他度过了自由快乐的童年,也从小培养了捏泥人的兴趣和天赋。

15岁那年,齐兆山读完初一就进了济南东风铸造厂上班,干起了翻砂工。业余时间玩心不减,利用糊炼铁炉膛的泥,还是喜欢捏泥人,他仿照小人书捏了杨子荣、少建波等英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摆在车间的窗台上晾晒,引来不少工友们观看,好多人都认识了这位捏泥人的小齐师傅。

陶艺作品“对弈”

年,有部队干部来工厂招兵,看到了齐兆山捏的泥人,感觉发现了人才,立刻找到他本人,问他愿不愿当兵,并说师政治部有招文艺兵的任务。那时候,对齐兆山来说,既然已无缘考大学,若参军当上文艺兵,可算是一条光明的出路。招兵干部找他谈话时,见齐兆山态度并不积极。一问才知道,两年前新华印刷厂哥哥的一位同事喜欢说书,被部队上看中,他见齐兆山好玩又善说,是个好苗子,就提出带他到昆明部队学说快书,但政审时没通过,原因是他舅舅曾当过国民党兵。这一下断了齐兆山的想头,年厂里动员参军他就没报名。

这名招兵干部爱才心切,还是动员兆山先报上名,政审的事他们尽力协调。这样,齐兆山最后一个报上名,又去济南游泳池查了体。等大家都接到录取通知了,招兵干部才当面告诉他:“我们都争取了,实在有点可惜!”就这样,齐兆山最终与参军无缘了。

接下来的时间,齐兆山服从了命运的安排,就是安心当一名工人,学到过硬的技术,挣钱,成家。因形势需要铸造厂和锅炉厂合并,齐兆山由翻沙工转为铆焊工。他聪明好学,喜欢钻研。为了学习翻砂、铸造技术,他拿一本词典钻研专业书籍,研究机械制图,用肥皂切削解构机械三视图。为准确把握金属热胀冷缩的内应力,以保证焊接稳固不变形,他阅读了大量铆焊技术书籍,给后来自己单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锅炉厂的售后保修是厂里的重要岗位,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要与用户单位的领导、工程师、工人打交道,很锻炼人,齐兆山能够独当一面。

以技术立身,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齐兆山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利用业余时间捏泥人。每当在街上看到捏面人的、走江湖耍把戏的,他总是看得入神,也将这些“江湖技艺”铭刻在心里。

为马三立和齐白石塑像,曾被《人民网》报道

不为挣钱,就图个乐儿

在工厂里干了20年,上世纪90年代,由于企业效益不好,为了谋生,齐兆山“下海”了。所谓下海,也就是凭自己在厂里20年磨练的技术,到社会上混碗饭吃。他先是干电气焊,一个人包小活。这是他拿手的技术活,质量让人家满意,就不愁没活干,收入自然比在工厂要挣得多。

干电气焊,老齐一般接装饰公司的活,装饰公司揽大活,他接下电气焊的小包工。他经常看到装饰公司搞景观雕塑,利用水泥、玻璃钢为原材料,做假山、假树等景观,看得多了,发现这与他干翻砂工的活是相通的,就自己试着接手景观雕塑的小工程。有专业技术打底子,再加上自己的艺术天分,做工精细,老齐做的景观雕塑得到客户的认可,渐渐地有了一定名气,他也敢揽大活了。

年,济南电视台新办公楼落成,要设计建造屋顶花园,老齐接了下来。工程完成后,成了一道亮丽的楼顶景观,不仅客户满意,也成了老齐景观工程的一张名片。此后,山东农业大厦的李清照雕塑、玉泉森信酒店大厅的摩顶大树、水帘峡景区的树桩景观等,都出自老齐之手。名气大了,老齐接的景观雕塑工程不再限于济南,曾转战到聊城、德州、陕西等地。

自己下海干电气焊,做景观雕塑,让老齐生活宽裕了,但他对挣钱没有多大欲望,而更看重的是有了生活保障和自由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空闲玩陶艺了。老齐说,人活着除了满足基本吃用,就是为了开心、自在,不能给钱当奴隶。他一家三口,老伴从济南重汽车桥厂退休,女儿刚过30自己做生意,一家人衣食无忧。前些年,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除了满足正常生活所需,买一些制陶材料,有点存款足矣,可用来应付疾病和不时之需。最近几年,自从有了退休金后他就很少接活,而是停下来沉浸在自己的陶艺自乐中。等“余粮”一旦接近底线,他再骑上那辆很拉风的银钢挎斗三轮摩托,踏上了揽活的征程。

由于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自己的爱好,老齐的泥塑技艺大有长进,除了自己不断探索,他还注重与同行的交流和学习。年,他向济南的面塑大师何晓铮先生拜师学艺,拜师的进门之作“海参肉片”就得到大师的首肯,对他的艺术功底和天赋非常认可,也更愿传授他拿手绝活;他又拜济南雕塑界名家张俊魁先生为师,学习雕塑设计和制作。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拜师学艺使他能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年,国家侨办组织山东的传统艺术代表团赴马来西亚进行文化交流,学历最低的老齐受邀为7位艺术家代表团成员之一。这支包含舞蹈、绘画、脸谱、剪纸、武术、面塑等传统项目的团队,在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交流、讲学,在当地大受欢迎,还受到大使馆的宴请,这让初次出国的老齐大开眼界。老齐为侨胞、学生讲授面塑,现场演示面塑的制作技艺,引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回国后,一篇专门介绍老齐和他的面塑的文章在《侨报》刊登出来,又扩大了他在圈内的知名度。

面塑作品“葱油鲤鱼”和“红烧猪蹄”

年,老齐自己加工制作了一台汽窑,终于有了自己的窑炉,这种汽窑市场价大概需要二、三万元。为了烧窑,他在郎茂山小区租了一处院落。但刚烧了第一窑,就赶上了拆迁。年他才又搬到了现在的高而山村。山里的自然环境和清新的空气,给老齐的陶艺创作注入了不竭的灵感和动力,5年来已创作、烧制了几千件陶艺作品。

老齐制作的陶艺作品,除了应邀参加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各类展览、部分由博物馆等机构定制收藏外,就是自己随兴创作,自己欣赏或赠送朋友,却从来没有考虑把它作为挣钱的手艺。济南南部山区有一个艺术家圈子。去年老齐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他的陶艺展位与“汉方陶艺”展位临近,结识了陶艺名家汉方先生,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又经过汉方的引荐,认识了插花名家乔伯良先生等。三五艺人朋友常常小聚,或喝茶聊天,切磋艺术;或相邀南山酒馆,炖鸡烹羊,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问起老齐下一步的创作计划,他说,自己本不喜欢被计划拴着,喜欢随机随性地玩陶艺,但却有一个“段店集马市”的情结要表达出来。济南段店骡马集市早在北宋年间就已兴盛,一直延续到文革以前。民间有句顺口溜:“聊城的铁塔,茌平的桥,段店集的大马槽”。段店集的大马槽,能容七八匹马同时吃草料。老齐小时候经常赶段店集,因家境贫困,父亲在五、六十年代卖青菜维持生计,青菜从段店集批发。年幼的齐兆山经常跟父亲赶集批菜,闲时常在集市上流连观看各种骡马、谈生意的经纪人,还有捏泥人、玩把戏的,给他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也培养了捏泥人、捏动物的浓厚兴趣。

年已65岁的老齐,打算把段店集马市的盛况用陶艺再现出来,这需要塑造二、三百匹马和上百个人物。他指着院墙处方桌上的那组马群、人物作品,这组作品目前只是开端,在老齐的心里已反复揣摩过,但也不能急于完成。由于受居室空间所限,若作品全部做出来无处摆放,又担心会有损坏。他正等待一个合适的机缘完成这组作品,这将完成自己的一项心愿,再现老济南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将是一份有价值的传世之作。

祝老齐的愿望早日达成。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