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http://m.39.net/pf/a_4325497.html长沙县乡镇地名(二)
本文原载年出版《长沙地名掌故》第四章乡镇地名
福临镇影珠山
梨镇陶公庙
双江
双江(今属金井镇),因境内有团山、石湾两条小江而得名。双江位于长沙、平江、浏阳三县(市)交界的龙华山下,东南与浏阳社港、龙伏、赤马镇彼邻,东北与平江三阳、瓮江两镇接壤,西南西北与金井镇相连,素有“长沙县的边贸流通枢纽”之称。龙华山脉的高峰—龙头尖,海拔米,为“鸡鸣三县”之地。
龙华山景区植被茂盛,树种达三百多种,峰峦瑞岚氤氲,峡谷万木峥嵘。山上多神庙,如包岳殿、龙潭寺、观单殿、龙华石庙、山神庙,其中龙华石庙内的建筑均为唐代所保留,墙上壁画、石柱篆刻至今清晰可见。石湾赤马殿内两顶千多年前的专供菩萨坐的“轿子”仍保存完好。赤马殿祭祀洞庭神柳毅,每年农历八月四日举行庙会,另说赤马殿供奉包公。赤马殿存有两副对联:
龙女会书生,正柳树敲馀,琼筵宴罢;
名山留胜迹,问神仙何处,风景依然。
前身推作赋仙才,换骨何年,翘首洞庭八百里;
此地冠通都香火,有功则祀,普荫长沙十万家。
双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滚灯车和锣鼓亭子已流传千年,被录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戴官家桥
罗戴(今亦写作罗代)、官家桥均为原双江地区的地名。
罗戴为原双江镇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城区东北60公里金井河上游两岸。年属承祖乡。l年属石井乡。l年属双江乡,逐渐与乡政府驻地及乡办企业集中地社冲连成一片。以罗、戴二姓聚居得名。聚落大体呈圆形。有农机、农副产品加工、制茶等厂。公路连接长沙—平江公路。附近主产稻谷,盛产猪、茶叶。“罗戴黑猪”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戴及其南3.5公里团山,俱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配合“平江起义”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据点。罗戴石湾河畔光华村有包公殿,始建于清,重建于20世纪90年代,内供包公木雕多像,门联嵌包公二字:“包罗万象,公胤千秋。”殿堂联云:
万古威名第一;
千秋忠义无双。
官家桥(今名观佳村)为原长沙县观佳乡政府驻地。观佳乡后合并于金井镇。官家桥位于长沙城区东北50公里观佳河东岸。东北落业塅有清康熙年间建的官家桥,地从桥名。后“官家”按其谐音雅化“观佳”。聚落沿公路呈矩形。附近盛产稻谷、油菜籽、猪。观佳乡长平古道上还有另外一座小木桥,名踏月桥,桥端有一小店,前往横山坳的行人常在小店歇脚。店主巧妙把踏月桥和横山坳两个地名撰成门联,联云:
踏月上桥,今晚权留小店;
横山过坳,明朝再趱前程。
开慧镇
开慧今为建制镇。开慧之名始于1年春建政时,为纪念杨开慧烈士,名开慧乡。在此之前属旧制白石乡。开慧乡政府驻地为竹山铺。竹山铺古名竹杉甓,为长岳古道上的一个递铺,以地多竹林得名,位于长沙城区东北51公里沐龙源南岸。聚落呈矩形,长沙、平江、汨罗三县农副产品在此集散。距长沙城约70公里。附近盛产篾席、猪、稻,多花岗石。
今开慧镇系年由开慧镇和白沙镇合并而成。而原开慧镇和原白沙镇,分别系年、年由原开慧乡和原白沙乡所改。
开慧镇是杨开慧烈士的家乡。杨开慧故居位于原清泰都雾阳乡板仓村,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为其父杨昌济所筑,土木结构,夯土砖砌筑,盖小青瓦,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房舍为上、中、下3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院内植桂花树和女贞树,环境优美。年,杨开慧故居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开慧烈士陵园和杨开慧启蒙的杨公庙也在其旁,亦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参观故居后题联曰:
捐躯六十年前,雁字回时,碧血映红霞,忠魂闪耀;
舒袖九重天外,嫦娥飞泪,丹心存赤县,遗像清高。
开慧镇不仅是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而且是观光旅游胜地。境内飘峰山广袤两千余亩,山峰有明朝末年修建的湘峰古寺,今保持完整。山中盛产飘峰云雾茶,山间清泉长流断。飘峰山下有明朝末年修建的,今长沙地区保持最完好的飘峰塔。开慧镇清泰桥的桥名相传为明正德皇帝御笔,高山殿传说是正德皇帝在这里住宿一晚而取名。飘峰山下的枫树湾是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生长地,其故居得到修复,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沙乡
白沙原为乡名,年并入开慧镇。白沙乡因境内有白沙桥,且地多白沙土质而名,年改为白沙镇。原白沙乡政府驻地为李家山,位于长沙城区北54公里金井河西岸,与平江县向家镇毗邻。1年属大明乡,1年后置白沙乡。聚落沿公路两侧呈带状分布。灵佑陶器厂有近两百年历史,产品畅销省内。李家山东北5.5公里桃源洞,盛产建筑材料青石。
在年前,这里属白石乡。白石乡以白石庙而名。白石庙位于白沙乡大花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上、下两栋构成。后遭破坏,20世纪80年代重修,主殿供奉杨泗将军,另有观音殿及戏台等。庙门联云:
名垂天地不朽;
神与日月同明。
白沙乡庙宇众多,除白石庙外,还有金华古院、荆山庙、天王寺等。荆山庙位于白沙乡荆山山麓,供奉法海和尚,庙门联云:
法海乘云西去;
荆山驾鹤东来。
天王寺位于白沙乡天王寺村,始建于唐。请同治《长沙县志》载:“天王寺在白沙桥。”因内祀托塔天王而得名。民间传说则说,天王寺原名大土寺,明正德皇帝巡游至此,将“大土”二字上各加一横,而成“天王寺”。故寺门联云:
喜托大唐开大土;
幸蒙天子化天王。
全乡以粮食种植和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发展茶叶、南竹、油茶、特种红薯、小水果为特色农业,是长沙县北部的一个典型农业乡镇。
白沙乡虽地属偏远,但是藏龙卧虎之地。抗日战争时誓死不当汉奸而跳水自尽的老翰林郑家溉、滇西之役率军收复腾冲的抗日名将彭劢均为白沙乡人。
福临镇
福临镇俗名福临铺,今为建制镇。福临铺集镇原为长沙县福临区公所驻地,今为福临镇政府驻地。集镇位于长沙县境东北,福临河西岸,街区略呈圆形。古为长沙至岳阳驿道上的铺递,初名茯苓铺,因原后山上遍长中药材茯苓而名,后雅化为福林铺、福临铺。
民间则说“福临”的来历与“正德游龙”的传说有关。明朝第十个皇帝武宗朱厚照,号正德,曾多次巡游各地。《明史》也有正德九年“二月庚子,帝始微巡”的记载。传说正德皇帝微服到了长沙县清泰桥(古清泰都,今开慧乡)界,见老百姓正在修桥,一时龙心大悦,便挥毫泼墨为此桥题写了“清泰桥”三个大字。人们将正德题写的字刻在一块大石头上,安在桥拱的中央。将桥所在地一并以清泰名之。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百姓阴雨天到桥下,仍可隐约看见清泰桥三字。题写清泰桥后,正德皇帝继续沿着影珠山南行,很快就来到了茯苓铺。一见茯苓二字,立马就联想到了与之谐音的福临,以为大吉大利之兆,遂改茯苓铺为福临铺,并写成“民歌清泰,春至福临”嵌地名对联一副。自此,茯苓铺就变成了福临铺。20世纪50年代,福临铺街口的一座石拱大门的门柱上还刻着这副对联。
今福临镇东抵高桥,西接汨罗,北连开慧,南接青山铺,距长沙县城40公里,系年5月撤区并乡时由原福临区、福临乡、双起乡合并而成。镇内影珠山呈南北走向,长约七公里,周长三十余公里,主峰白果树海拔.4米,是长沙县的最高点,有民谣云:“影珠山,离天三尺三,人要低头过,马要卸脚鞍。”今为省级森林公园和抗日战争长沙会战遗址公园。集镇西北2公里影珠山东麓有影珠女校旧址,山青水秀,环境优美。
镇上万寿宫为明代古庙,供奉道士许逊。江西商帮奉许逊为祖师神。万寿宫联也寓有“福临”之意。联曰:
造化今生万般好;
修得来世寿期颐。
福临铺官做得最大的人是一代名臣瞿鸿禨。瞿鸿禨(—),字子玖,福临铺西冲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光绪初年,大考名列第一,擢为侍讲学士。先后出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大臣、外务部尚书,授大学士,是执掌晚清中枢的重要人物。
福临铺还是陈树湘烈士的故里。陈树湘(—),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红5军团第34师师长。年11月,在湘江战役中负伤被俘。年12月18日,在敌人押送前往长沙的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年,陈树湘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青山铺镇
青山铺位于长沙县东北部,原属长沙县广福乡,今为建制镇,名青山铺镇。铺后茂林修竹,青山如黛,故名。聚落呈圆形,原居民多以加工麻石及编织篾席为业。“青山铺凉席”,工艺精湛,远销长沙。集镇北5.5公里赛头铺,明代称寨头铺,为县境篾席主要产地。
今青山铺镇地处长沙县、汨罗市二县交汇处,西北部与汨罗市弼时镇接壤,东北部与福临镇为邻,东南部与路口镇交界,西南部与安沙镇相连,是传统的农业型乡镇。
境内天华山,系影珠山余脉,由影珠山经莲花蜂至此,山势巍蛾雄伟,旧有八景,今存其六,即万年松、观音岩、响鼓石、自来泉、望麓台、蛤蟆石,其中尤以观音岩之石上松更为奇特。清同治《长沙县志》说:“石上生松,久而不敝,亦一奇也。”
望麓台摩崖石刻位于青山铺镇天华村施家冲组天华山山顶西侧,处古天华寺前。共70个楷体字,刻于长16米、宽8米、略斜之石壁上。顶部竖刻“望麓台”三个大字,字体宽0.8米、长2.5米。其下自右向左竖刻8行,每行7字,共刻56字,楷体,字迹十分清晰。前47字为跋词:“予尝读易此山,每遇天朗气清,伫立石上,南望岳峰,烟云飘渺,因思灵麓之下,湘水之涯,予师友在焉,庸镌斯石,以志怀也。”落款为“嘉靖辛亥晋山杨廷相”。
杨汉域勒石位于青山铺镇天华村黄田里组,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杨汉域为纪念年影珠山大捷所勒。长2米、宽2.2米的花岗岩上刻“大中华民国卅一年一月聚歼倭寇于此蜀人杨汉域勒石”等23字。刻石为楷体,笔力规整刚劲。杨汉域(—),四川广安人,杨森之侄,年任第20军军长,晋阶陆军中将,参加长沙会战。年12月在成都参加起义。年,杨汉域勒石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年4月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蹲点时,曾游此山。刘少奇在这里撰写了调查报告,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并提出解散公共食堂、刹住浮夸风等建议。今建有纪念馆。
安沙镇
安沙今为建制镇。镇的前身是1年成立的安沙区,年更名为安沙镇,当时包括鼎功、唐田、水塘3个公社。安沙镇位于长沙县中部,与县城星沙一河之隔。今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安沙镇。这里西南滨临白沙河,旧时经常山洪泛滥,百姓希冀安居乐业,故名安沙。具体的安沙小集镇则是原鼎功公社的驻地,亦为今安沙镇政府驻地,此地原为长岳古道的一个驿站,故又名安沙驿。因往来客商增多,明清时就成为小有名气的商埠,故又名安沙市。
安沙境内水碧山青天蓝,关山、五龙山、莲塘等12座水库,碧波荡漾,集灌溉、养殖、垂钓、观光于一体;天雷山、天井山、晋家山、圆明殿、白塔峰、仙姑殿等6座山峰耸立入云,蛏石嵯峨,苍松翠竹,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安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捞刀河相传因关羽战长沙曾在此不慎将青龙偃月刀滑落河中,到河中捞取宝刀而得名;而洗马塘则因关羽打了败战到此塘洗马而得名,至今洗马塘的水一年四季浑浊不清;鳌鱼塘一带流传着“金线吊葫芦,独坐鳌鱼头,哪个坐得中,代代出诸侯”的民谣;“十方河图观”建于元代,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个女道观。
安沙镇英才辈出,不仅有陈龙骧、姚韵梅等革命先烈,张以藩、张西曼等志士仁人,而且有为长沙近代工商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实业家、慈善家朱昌琳。朱昌琳故居位于安沙镇和平村棠坡,宅院旧名恬园。朱昌琳为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伯祖父。以经营谷米起家,后开设乾顺泰盐号、朱乾益升茶庄,转贩盐茶,设立钱庄,投资近代工矿业,成为长沙首富。他乐善好施,耗巨资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修义渡,捐资修路、疏浚新河,并多次捐赠大批粮食、布匹赈济山西、陕西等省灾民,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清宣统三年(),年近九十的朱昌琳被举耆贤,特授内阁学士衔。年,朱昌琳无疾而终,时任清史馆馆长的经学大师王闿运撰挽联云:
荷衣徒步记相从,喜卅年平揖公卿,豪情吐尽英雄气;
花径玉缸频把酒,看诸子满床簪笏,里社仍祠积善翁。
还有多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安沙人。如北伐名将张辉瓒为安沙镇唐田神唐人,淞沪会战中的抗日英雄朱耀华将军为安沙镇关山村梅树坡人,曾任远征军荣誉二师师长的戴坚将军为安沙镇鼎功桥人。
水渡河竹山屋唐田
水渡河、竹山屋、唐田(苦竹坳)均为安沙镇境内的老地名。
水渡河为原安沙区公所驻地。位于长沙城区东北13公里捞刀河北岸渡口侧,昔有李公庙,风景殊绝,原有八景,后人以八景中“春帆浒渡”之意,名渡口为浒渡河,后讹化为水渡河。清嘉庆《长沙县志》载:“水渡河,县北三十里明道、淳化交界处。源有三,一自潦浒市,一自古华山,一自玉华山。合为大溪,由涝塘河出湘江。”集镇以河名,属水塘乡,因境内有水渡河和长塘两自然村,故各取一字称为水塘乡。临湘至宜章公路经此。街区沿公路呈带状。原有自行车零配件、型砂、氮肥等厂,为县境新兴工业区。水路循捞刀河入湘江,有货运码头。西部跨捞刀河有水渡河大桥,为钢筋混凝土三孔公路桥。
竹山屋为原鼎功乡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城区东北25.8公里寻龙河西岸。竹山屋昔为店铺,名仁寿堂,因屋后山有竹林,故又称竹山屋。聚落傍山呈矩形。妇女工刺绣,湘绣被面、门帘、枕头畅销国内外。村公路连接临(湘)宜(章)公路。县鼎功中学设此,其前身为柳直荀烈士所创协均中学。
唐田又称苦竹坳,为原唐田乡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城区东北30公里寻龙河西岸。此地原有唐田古庙,门首书有“敕封唐田上圣”。相传唐末为纪念荣禄大夫唐田而建,唐田之名由此而来。又因此地坳大坡陡,苦竹丛生,屋建坳上,故又称苦竹坳。临(湘)宜(章)公路经此。村沿公路东侧呈,呈弓形。唐田天心村西部有天井山,海拔米,方圆7公里。西望湘江,南观涝水,北依大山,山周平畴广阀,形势天成。
毛塘铺
毛塘铺原为安沙镇的一个小集镇,今为社区之名。清嘉庆《长沙县志》之“铺递”载:“自小吴门北至平江界,凡十三铺,共一百三十里,此系古大路,明宣德年改。”这十三铺是“小吴门十里至鸭子铺,十里至白茅铺,十里至石子铺,十里至毛塘铺,十里至马鞍铺,十里至城林铺,十里至新安铺,十里至青山铺,十里至牛角铺,十里至赛头铺,十里至福林铺,十里至从林铺,十里至竹砂铺。”石子铺在水渡河之南,即曾经的长沙县氮肥厂处。可见毛塘铺从来就是从长沙城东北过捞刀河后的第一大铺。
出版的《湖南省长沙县地名志》云:“毛塘铺,地当长岳古道,原毛姓于塘侧开设饭铺,故名毛塘铺”。毛塘铺的饭铺素来闻名。长沙东乡流行俗语:“早也毛塘铺,夜也毛铺塘”,即打土车子的北来苦力,不管早与夜,要在毛塘铺歇息;第二天进城卸货、装货返回,又要在毛塘铺打住。
今日毛塘铺已蝶变为安沙镇的交通、经济中心。今毛塘社区是长沙县平方公里经济核心区的重点发展地带,已开发土地0多亩,安沙物流中心已列入湖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项目。区内现有湖南信息学院、长沙师范学院第二校区等高等院校。
北山镇
北山今为建制镇。北山镇的前身是1年成立的北山区,当时包括北山、牌楼、石常、沙坪、高岭5个公社(沙坪、高岭今属开福区)。北山镇是长沙县境内直接与长沙市区相连的乡镇之一,东连长沙县安沙镇,西接望城区桥驿镇,南界长沙市开福区,北邻汨罗市。“北山”一名泛指长沙县北丰梅岭、姜家山一带,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李姓由江西迁此落业,称这一带为北山。“牌楼”因境内有大型石牌楼而得名;“石常”则因境内有卷石湾和常丰桥两个自然村而合称石常。
北山的山,纵横交错,延绵不绝,风景如画。汉家山、明月山、象型山、天雷山、狮子山,山势起伏,有脉无陵,有如眼底天边的一痕青黛。北山今为省级森林公园,山中各种奇石沟壑,雄伟奇特。英波冲、北山、白溪冲、丰梅岭四大水库镶嵌山谷之中,青坪瀑布自山上如练倾泻,飞银溅玉,动人心魄。丰梅岭为著名旅游度假区,一派山水田园风光,因盛产历代皇家贡品北山丰梅而闻名。北山的水有白沙河、丰梅溪、白溪、英婆、板桥等,皆非大泽深沼,然波光如碧,溪水潺潺,终年不息。北山荣合桥摩崖石刻,四边方正整齐,似神工辟削,平滑如镜,如仙人精磨,泼水则光可鉴人。石壁上赫然镌刻着四个遒劲磅礴的大字——“回头是岸”。四字从右往左铺陈排列,气势如虹。年,回头是岸石刻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山镇是抗日名将李默庵的故乡,其公馆就在集镇上,名“北山书屋”。北山书屋建于年,为中西合璧园林式公馆院落。主楼青砖清水墙,雕花窗棂,琉璃盖瓦,灰砖素脊,十分典雅,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山镇还有长沙县境保存最好的祠堂——新桥村常家祠堂。祠堂面对白沙河,后依低山,面阔7间,进深3栋,各栋顺地势逐渐抬高,内有戏台,全由花岗石柱头支撑,大气恢宏。常家祠堂为本书作者陈先枢母亲老家的宗族祠堂,年亦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泉塘望仙桥长桥
泉塘原为长沙县望新乡的一个小集镇。望新乡在年前名为“望仙乡”。“望仙乡”又源于“望仙桥”。元代文学家许有壬大德年间(—)赴梨东冈书院看望父亲时所作《元六日赴长有感》诗自注中有“对江,马行二十里,走望仙桥,复茆港舟行”之语,可见那时就有“望仙桥”的地名了。境内有陶真人殿,殿前望仙江(又名望仙港)上横架一桥。伫立桥头,极目远望,烟岚萦绕,幻若仙境,故名望仙桥。或说“仙”就是陶真人。望仙江面沿江山,流入茆港,茆港流入浏阳河的梨段,即梨江。“茆港孤舟”为旧梨江八景之一。
1年,开展“除旧更新”运动,望仙桥改名望新桥,望仙乡亦改名望新乡。望新乡驻地封刀岭。封刀岭,传说明初朱元璋进军长沙,经此岭封刀禁杀而得名。
泉塘集镇距长沙城区东北12公里,村舍沿浏花公路呈带状,地势较高,有泉塘,村因塘而名。民间传说,陶真人陶澹以铁杖插地,泉水涌出成塘,因名泉塘。
因建长沙县新县城——星沙镇而将望新乡连同泉塘整体拆迁。年长沙县撤销星沙镇政府建制,设立星沙、湘龙、泉塘3个街道办事处。泉塘遂成为街道办事处之名。
长桥则为今泉塘街道的一个社区,原属长沙县螺丝塘乡,距长沙城区东北12公里的望仙江西岸。后划在望新公社泉塘大队境内。清雍正三年(),村东北溪流上柳姓公建长桥,村因桥而得名。长桥中学(今长沙县一中)设此,远近闻名。校园内有高l6米、围7米古樟树一株。长桥中学的前身为私立圣和中学,系柳姓族学,创办人为柳午亭,建于年。
柳午亭(—)为武术教育家。柳午亭与杨开慧之父杨昌济、李淑一之父李肖聃为“交情三世久,春色两家分”的挚友,曾一同留学日本。年留学日本时,柳午亭随王润生学练“八拳”,曾击败日本柔道家吉田道次。年回国后,历任长沙师范、省立一中、长郡中学教师,后任湖南大学及湘雅医科大学的体育教授。
柳午亭再加上武术家柳森严、民国名厨三和酒家创办者柳三和、“柳德芳汤圆”创始者柳德芳被称为“长桥四柳”。
梨镇
梨原为镇名,今为街道建制。梨为千年古镇,原名榔梨市,位于长沙县南偏西浏阳河大弯道北岸,与长沙市芙蓉区今东湖街道接壤,距长沙市中心15公里。清代时榔梨是湖南省藩司派出的长沙税课司驻地。明嘉靖《长沙府志》载“榔梨税课司在县东二十五里明道乡第十八都,洪武十七年设。”清嘉庆《长沙县志》亦载:“榔梨市,县东三十里明道都,水道通浏阳,旧有榔梨税科局。雍正十三年奉文,落地税若在乡村镇落,全行禁革,局遂废。”今为街道建制,名梨街道。传说镇名源自镇内陶真人庙前的两种古树,一是榔榆树,二是梨树。明清两代旧志均作榔梨,民国时却变成了梨。1年2月,曾一度作为长沙县人民政府临时治所。同年3月,定为乡级建制镇。
抗日战争以前,梨集镇有上、下正街各1条,横街1条。正街东起未嫁桥,西止双桥,长1.5公里。横街起于上正街中心小码头,北抵龙王庙,长0.5公里。街区呈“T”形,街宽2.5米,房屋多系木质结构,临浏阳河的房屋均有“吊楼”。清末,镇上有南货、药材、竹木、南货、豆制品、屠宰、铁器、陶瓷等店铺,居民余人。陶公庙前及下正街沿河一带设有“早街”,为附近农副产品集散处。每年陶公庙庙会期间,本地商贩及苏、皖、浙、赣、粤、桂等省的珠宝商、皮毛商、药材商、盐商多届期来此贸易,盛极一时。年以后,街道有所扩展。长沙城的枯饼商、布疋商、粮油商、文具商、百货商迁来14户,在上、下正街开店营业,人口增至余人。年,日军侵占梨市,市街毁损严重。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集镇逐渐恢复。至年7月,有各类店铺家,人口余人。
梨镇名胜古迹甚多。临湘山紧挨梨镇,濒临浏阳河,山上古木参天,风景幽美。陶公庙就坐落在这座千古名山之上。陶公庙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澹及其侄陶烜。每逢两个陶公菩萨生日——农历正月十三和八月十七日,举办盛气庙会。有民谣云:“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大殿石柱对联云:
福地驻灵踪,庇佑梓桑,千岁胜地华表鹤;
清风被人世,发扬神智,三高真似石湖仙。
古镇境内泉井遍布,最著名的有孚嘉井和泉井子,井水味纯,水色清洌,四时不盈不竭。
镇南圆通寺,相传建于唐代。年,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于此创办梨江高小,开清末长沙县兴办新学之先河,后改为梨江中学。校坪内柚树两株,系徐老当年亲手栽植。镇西李公庙,为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会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为长沙县苏维埃政府驻地。
辛亥革命元勋柳聘农,民国政要柳克述、曹伯闻,妇女界著名社会活动家曹孟君为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