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石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郑板桥的拳拳为民心天眼新闻
TUhjnbcbe - 2023/6/5 20:43:00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811/

郑板桥的《竹石图》。

乾隆十一年(年)春的一个清晨,乍暖还寒,北风卷地,*沙满天。郑板桥在书童陪伴下,从范县(在今河南濮阳)出发,跨*河,过济南,渡淄水,沿驿道一路东行。漫长的路程,几天几夜,一路上,一队接一队乞讨、出逃的饥民,与板桥相向而行。迎着袭来的滚滚逃荒洪流,主仆二人如在逆水中行舟,在风雨中飘摇。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百姓的苦,百姓的难,郑板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长夜难眠,秉烛提笔,洋洋洒洒一首《逃荒行》,详细描述了饥荒下流民的艰难处境。

郑板桥,原名郑燮,清康熙三十二年(年)生于江苏兴化。他的人生历程颇为坎坷,家境贫困,三岁丧母,十四岁时好心的继母又去世,三十岁时儿子夭折、父亲病亡,三十九岁时发妻撒手人寰,与继室所生儿子在他五十七岁时又殒命而去。饱尝人生辛酸苦痛的郑板桥从不向现实低头,寒窗苦读,康熙年间举秀才、雍正年间中举人、乾隆年间列进士,三朝三个台阶。一生命运多舛,颠沛流离而又饱读诗书的成长之路,让郑板桥洞察世事,看透了世态炎凉,了解到社会底层民众的境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为国为民。一个区区七品官,却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铭记在心头。在郑板桥的诗书画作品中,其思想境界和高风亮节流露无遗。单就其诗文来讲,通俗易懂,立意高远,有不少诗词真实记录了老百姓的生存状况。从乾隆七年(年)春天,耳顺之年的郑板桥铨选得范县县令,再改任潍县(今山东潍坊),特别是官潍期间,郑板桥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其诸多词句中,体现了朴素的忧民爱民为民情怀。

调署潍县之前,郑板桥在范县任职四年。“落落漠漠何所营,萧萧澹澹自为情。十年不肯由科甲,老去无聊挂姓名。布袜青鞋为长吏,白榆文杏种春城。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眠看耦耕”,在《范县呈姚太守》中,板桥向上级领导,也向百姓和后人道出了自己的淡泊心境。虽是一名官员,实则是一介布衣,入仕后依然本色不改,体察民情,重视农耕,与老百姓同甘苦,共劳作,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身体力行。

“此次赴潍,必定任重道远。”郑板桥意识到。

的确,世事难料。郑板桥知潍七年,旱蝗水灾竟遭遇了五次,城内乞者遍地,生意萧条,城外一片荒芜,哀鸿遍野。《重修兴化县志》记载板桥“调潍县,岁荒,人相食。”在坊间私访,板桥见到了一幕幕让他无法释怀的悲惨情景——“东家贫儿西家仆,西家歌舞东家哭。骨肉分离只一墙,听他笞骂由他辱。”“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富豪家。”“征发钱粮只恨迟,茅檐蔀屋又堪悲。扫来草种三升半,欲纳官租卖与谁?”

乾隆十六年(年),潍县北部被淹,郑板桥骑马前往察看。他登上了禹王台,只见海水倒灌,白浪河、弥河等洪水泛滥,一片汪洋。面对此情此景,板桥写道:“沧海茫茫水接天,草中时见一畦田。波涛过处皆盐卤,自古何曾说有年。”他还了解到“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又被拏。”盐业历来是专营事业,穷人贩卖私盐被抓,出路在何方?只有死路一条。有灾民说,俺这里十年九涝,庄稼歉收,请您给我们想个法子吧。生在水乡长在江淮的郑板桥对治理水患,自有一套现成的办法,说:“地摞地(指修筑台田)。”此后,这一措施被大面积推广开来,抗涝减灾取得明显成效,老百姓对郑板桥的亲力亲为感恩戴德。

在郑板桥的治理下,潍县的灾情得到缓解,老百姓的日子逐渐安稳。郑板桥高兴地看到,在田间地头,“间行北郭南郊外,麦垄青青正好看。”在北海滩,“北洼深处好拏鱼,淡荡春风二月初。河水尽开冰尽化,家家网罟曝村墟。”春暖河开,渔民又可以出海捕鱼了。更让板桥高兴的是,县城也日趋繁荣,在商业繁华地段,“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家乡发生可喜的变化,很快传到了关外。当离乡的人们“遥闻齐鲁郊,谷黍等人长”时,立即“目营青岱云,足辞辽海霜。”作为地方官的郑板桥终于高兴地看到了,“关东逃户几人归,携得妻儿认旧扉。茅屋再新墙再葺,园中春韭雨中肥。”终于回来了!“旧燕喜我归,呢喃话空梁。”家燕也飞来舞去,欣喜万分,忍不住向主人诉说独守空房的寂寞之苦。

郑板桥光明磊落,从*勤勉,赢得了“循吏”“多惠*”的美名,而自己却无欲无求,无怨无悔。“十年盖破*绸被,尽历遍、官滋味。”“待罪已十年,素餐何久长。”为官十载春秋,布衾已破,节衣缩食,尝尽了酸甜苦辣。“我辈为官困煞人,到君园馆长精神。请看一片萧萧竹,画里阶前总绝尘。”这是他的《南园画竹赠郭质亭先生》。劳作之余,到朋友的院子里卸去疲惫,品茗赏竹,体味修竹的正直坚贞和高雅气韵。

“潦倒山东七品官,几年不听夜江湍。昨来话到瓜洲渡,梦绕金山晓日寒。”谋官外地,谁能理解板桥的思乡之苦?郑板桥告诉他的好友:“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乾隆十八年(年),六十一岁时,“七载春风在潍县”的郑板桥“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离开潍县的那一天,百姓夹道送行,“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并筹资在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斯人已去,风骨长存,板桥带走的是几身破衣烂衫和几箱书籍,留下的却是深植人心、永载史册的千秋功名。

乾隆三十年(年)十二月十二日,郑板桥在老家驾鹤西去,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作品,还有那一身铮铮铁骨,如清竹般劲挺,如幽兰般高洁。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板桥笔下的字里行间,无不放射着他以民为本的思想光芒。

字字皆珠玑,拳拳为民心。

郄锡奎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周章龙

编审王宁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板桥的拳拳为民心天眼新闻